第134章·钱塘沈氏(1 / 2)
天圣八年,秋,姬长卿趁船沿着长江而下。
连坐十日的船,姬长卿终于到达钱塘县,好在他提前写信,托杭州的风信站打听到了沈氏的所在。
沈氏是钱塘大族,所以风信站的驻站人员,很容易便打听到了沈氏的存在。
对于改变历史,姬长卿不认为自己能够左右历史潮流。
学过马-克思主义的人都知道,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宋朝的历史虽是史官、士大夫、统治者主宰的,可若是没有广大的宋人百姓,只怕宋人的历史也是有文化、政治而已。
宋人百姓在日常的生活、经济活动中,共同组织成了繁荣的清平盛世。
没有思想变革,没有技术积累,要想自下而上的变革大宋社会,基本等同于空想。
十月将近,秋季行将过去。
顺江而下的姬长卿,倒也没有遇上什么风浪波折,到了钱塘县,姬长卿寻了一个客栈落脚。
此时的江南气候不比南宋,出入山间田野满山红叶黄叶,满地露水和白霜。
池水清澄明亮,如小孩子眼睛。
也难怪柳永的一词《望海潮》引得北人南下,只有到了江南,姬长卿才意识到江南的繁华温柔。
一些上早学的孩子,一面走一面嬉戏打闹,一边赶往学堂。
果然是风华江南,秋末的江南,虽不比夏季有一层朦胧细雨之美,但江南的晚秋也充满一层水雾、泼墨的诗韵之意。
姬长卿走在钱塘县的街道上,屋檐瓦舍,青墙灰瓦,无不与他印象中的江南小镇契合。
姬长卿身边跟随了两位护卫,也多亏他们相护,姬长卿一路而来,才没有收到衙役、盗贼的骚扰。
来到沈府大门,姬长卿的护卫为他扣响了房门,府门之中很快便探出一个脑袋,不由疑惑的问道:“敢问客从何来?”
姬长卿递上拜贴道:“在下梓州府姬长卿,听闻沈府有喜事将临,特来拜访——”
门房小厮,瞧见姬长卿身旁的两位壮汉,又瞧了瞧姬长卿的穿着,身着华贵,气质儒雅,言谈举止颇为有礼有节。
随即伸出身子,朝姬长卿恭敬地行礼道:“客远道而来,小人不敢怠慢贵客,不过小人也不敢擅作主张,还请贵客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禀报。”
姬长卿并未答话,而是微微点头。
沈周看着手中的拜贴,不禁皱起了眉头,说实在的,这个姬长卿他还真听过一些传言的,来往蜀中的商贾,曾言蜀中如今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他乃先贤文王之后,善易理而遍游西夷诸国,著有《天下地理杂刊》等文章,虽文句过于浅白,但对于西夷的诸国地理、风土民情,都相当了解。
沈周甚至好奇,也有托人弄来这本杂文读过,不仅写得引人入胜,还夹杂令人捧腹的趣味逸事。
如此人物,沈周有些不明白,为何他突然上门拜访呢?
需知道,自己身在江南,而这位姬长卿却远在蜀中,彼此之间并未有半点交集,即无书信往来,且还相隔千里。
思量再三,沈周决定还是将人请进来再说。
“你去将人请进来,好礼相待,待我沐浴更衣,再与之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