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婉转三折(1 / 2)
姬长卿未曾想到李府竟然愿意将女儿下嫁给自己。
他本来是对这桩婚事不抱希望的,可未曾想犹豫不决的李同清竟然舍得将长女下嫁给自己。
当听到李诵青转告自己时,姬长卿不由问道:“子肇,敢问监州会以突然会下如此决定?”
李诵青笑着回道:“丹文兄才华人品自是无可厚非,但最终让父亲大人下定决心的还是丹文日前曾教导过学生们‘有剑不用’的那番言论,父亲大人说,丹文兄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前程自不会少,虽然先困顿,但终有一日会有所成就。”
李诵青的这番客套话,姬长卿本是不相信的,只当李诵青问起何日下三书六聘,姬长卿方才有些半信半疑。
下三书六聘一事,姬长卿也不是很懂,如今陈汉平又不在,不过好在姬长卿可以询问明思、空闻。
三书姬长卿是知道一些的,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指的是婚礼过程中用的文书,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至于怎么写聘书、怎么写礼书,姬长卿只能摆脱明思、空闻帮忙。
六礼之中最先难过的却是纳彩即纳其采择之礼于女家也,也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
古时纳彩通常要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
《礼仪·士昏礼》云:“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用雁为贽礼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曰顺阴阳,这是较早的说法,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木落南翔,冰泮北徂”。纳彩用雁,取其顺乎阴阳往来有序之意。二曰不再偶,据传说,雁一生只配偶一次,失去配偶,终生不再成双,汉族民间用雁多取此意,以表达对婚姻缔结忠贞不二的思想愿望。三曰摄盛,这是研究礼俗变迁者的推论。据认为,周朝以前,贽礼分不同等级。
《礼记·曲礼》云:“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
可见当时贽礼是天子用香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百姓只用布帛。又因为对婚礼的重视,所以一般士民也假借大夫之礼而用之,故遂为统贽雁礼了。
从以禽为贽一点来看,此礼当是狩猎时代的一种遗俗。
明思老道为了不让姬长卿失礼于人,反复叮嘱道“作为纳彩礼大雁、聘礼都要用活的,而忌讳用死的,因为婚事是件喜庆的事,如与‘死’字联系起来,是太不吉利了。
而且按用雁的前两义来讲,死雁又怎么能顺乎阴阳,往来有序呢?
难道送一只死雁,让对方一开始就象征着过门来当寡妇吗?
所以此事忌之甚严,纳彩礼如今也有不用禽类的,只是一般不会让媒人空着手去女家,总要拿上些酒、点心、水果、布匹等礼品的。纳彩之礼必须显得厚重,且不是通判家是下嫁女儿,单单想促成这门亲是,头一道礼便要备足、备后,以显诚意。”
明思、空闻虽是出家人,可他们社会阅历丰富,对于婚丧嫁娶之事,士大夫们婚嫁的礼仪也比姬长卿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