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外科医学发展史(2 / 2)
李药侍闻言苍白被吓出冷汗:“如此……如此……骇人听闻,我本以为华佗开肚洗肠之事,本事坊间奇闻,未曾想到世上还真有此事。”
“没错,若是我没有经历过外科手术,或许我也会认为,此事太过匪夷所思。
可若是细细想来,人体不就是一台复杂精密的仪器吗?心肺肝肾就像是一台机器上的部件,若是某一个失灵或者坏掉了,那坏掉了,则引起整个身体的变化,可既然是机器,坏掉了换一个部件不就好了。”
“五脏六腑?机器部件?”
“这……是否有悖于纲常?有道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李药侍到底还是局限于这个时代的世俗观念,这也是姬长卿担心的,毕竟哪怕是他那个年代虽然外科手术极为发达,但老一辈人还是秉持着“能不动手术就不动手术,身体器官还是自己的好”。
“药侍兄本是医者,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师兄等医者眼中,或许有悖寻常,可只要患者康复,救人性命,以治病救人为己念,这才是医者的最大的纲常。”
李药侍闻言也是一怔,挣扎了许久这才下定决心,起身整理衣着,朝着姬长卿施了一礼:“丹文一席话,真乃金玉良言啊!倒是李某着相了,救治病人为医者最大的纲常,此当为李某传世之言,春儿切记,汝之子孙当奉行此念。”
李春祯朝父亲李药侍、姬长卿先后躬身行礼,应道:“是父亲,孩儿谨记,当教后人禀奉此命。”
姬长卿起身回礼:“药侍兄客气了……”
二人已经达成了默契,在心中有了计较,为了不至于落人话柄,姬长卿又补充道:“其实早在先贤典籍中《黄帝内经》就记载有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足坏疽的截趾手术,如《灵枢》一篇中说:“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前隋的一位叫巢元方的宫廷医生,写了一本《诸病源候论》,在这本书里较真实的保留了隋代肠吻合术、大网膜血管结扎术、大纲膜坏死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
其中有一卷叫做“金疮断肠候”讲的是被金刃所伤以后,肠子断了,怎样缝合,怎样防止感染,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书中曰:“凡始缝其疮,各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腠理皮脉,复令复常,但亦不晓,略作一行”。从上述肠吻合以及具体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方面来看,的确已有了规范的连续缝合法。
在血管结扎和大网膜切除以及腹部外伤引起大网膜部分坏死,往往因此而引起腹腔弥漫性化脓性感染,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诸病源候论》里说,如果进行大网膜伤损坏死部分的切除术,必须首先用丝线结扎坏死部位的血管,然后在结扎后,观察血管结扎后的大网膜紫变坏死的情况,以决定手术切除大网膜的部位。切除术完成后就关闭腹腔,但同时强调“勿闭其口”,并用消毒药膏留置引流,以防止腹腔或伤口感染。这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水平,也证实了我中医确实能够进行腹部外科手术。”
李药侍也自幼习医,经姬长卿这么一提起,也是连连点头附和:“看来前人早就在外科一道上有所发展,只是我等后人不孝,未能将前人的传承发扬,致使救人神术失传。”
苏洵也是连连点头:“想不到前人已取得如此成果,可奈何我等未承其术,只能于只言片语中感慨前人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