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玻璃镜(1 / 2)
该上马的项目上马,该扩产的扩产。
常景瑜自己预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的第三季度下半旬和第四季度自己的产业园区将会走入发展的快车道,造纸厂和印刷厂是计划中必须要上马的重要产业。
造纸和印刷这两个产业他不同于玻璃厂,更加廉价的纸和更加低廉的印刷成本会极大的降低知识传播的门槛。
更重要的是有了造纸厂和印刷厂,他就可以开报刊,书店等等,穿越而来的人只要不傻都知道掌握了造纸,印刷,出版的全流程基本上等于掌握了话语权。
借由这些他可以迅速的推广自己想要推广的东西,给这个时代带来不一样的新思维。
而酿酒不仅仅是消费享受的奢侈品,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制糖废料出来的酒就算是不作为市场上的消费品也可以用来提纯酒精用在医学和消毒方面。
这个年代的酿酒依然以粮食为主,虽然有水果酒但并不是主流。
在没有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粮食输入之前,甘蔗废料制酒和提纯酒精是保证不挤占口粮的前提下最好选择。
等待散会之后常景瑜又将主管玻璃生产的老王,和主管浓硫酸与纯碱生产的老张给留了下来。
“王工,张工啊。”常景瑜道:“叫你们留下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儿。”
“不大,也比较轻松很容易就完成。”
王工和张工都是匠人,打着航海侯张荣的名号,在姑姑的帮助之下介绍来最早跟着常景瑜的工匠了。他们算是见证了这个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元老人物。
对常景瑜也是相当佩服,知道自己的少东家别看年幼但学识可不少,对生产中他们无法解决的困境也总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见解和解决办法。
就像是烧玻璃,他们原本都不是烧玻璃的匠人而是烧制陶瓷的匠人。
对烧玻璃的事情根本是一窍不通,只不过都是要依靠窑炉烧制所以有点相同之处。
常景瑜选他们当然也是没辙,这个时代不是没有烧玻璃的技术。这个时代被称之为料器,只不过现在正好处于起步阶段。
烧制的工艺和制成品都不怎样,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才他常景瑜找不来。
但烧瓷和烧陶的匠人不少,虽然不是专制但找来重新培训成为烧玻璃的匠人也不是不行。
这两年常景瑜也算是和这些转行来的匠人们一起摸索怎么样才能烧出他所希望的那种玻璃,一点点的将脑海之中的知识从脑子之中转变成现实里的制成品。
这不单单让常景瑜感觉到骄傲,更是让他明白这个厂子真正最值得依仗的就是这些匠人。
“少东家您尽管吩咐便是了。”
老王和老张也没有仗着自己是园区的元老就嚣张什么,对常景瑜依然很尊敬。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制作出这些东西,我很高兴。”常景瑜先是肯定了这两位的努力说:“要是没有王工和张工的努力,今天还真不知道拿什么出来给皇长孙看嘞。”
“叫两位留下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儿。”
“制作镜子。”
‘镜子?’老王和老张对视一眼,他们是没想到居然要让他们制作镜子。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