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夜半梦中惊坐起(1 / 2)
马陵,苏北小城。
这里便是英越的故乡。
远远看到霸王举鼎的青铜雕像,英越的心脏猛地收缩起来。
近乡情怯,或是魂牵梦绕,英越都说不上来,反正这会腿已经麻了。
车厢里挤满了人,英越上车的时候已经没了座位,只能临时加个小板凳坐在过道里,司机还一直喊着让人往后挤一挤,额定的三十五座,硬是挤了五十多个人。
这个时候还没有高速,两百六十公里的路程开了将近六个小时,路上休息半小时。
休息的时候英越偷偷看了眼小舅强塞的红包,十张崭新的红票子。
因为进站可能会被站务员点人数,大半的旅客在霸王举鼎处就被赶了下来,英越一步步挪下车,一堆路边拉人的三轮车面包车司机吆喝着围了上来。
“老板,要不要送?”
“东集王集大官庄走了啊,五块钱一位,比站里便宜!”
几个司机见英越带着几大箱东西,纷纷凑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英越头疼。
“都停下!”
英越叫道:“河东联防大队,十块钱,愿意送的就给我搬东西!”
英越的住处在供电局家属楼,隔壁联防大队,报出联防大队就是防止这些家伙漫天要价。
十块钱的报价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了,若是单人最多五块钱,多加的五块是货钱,只是英越的货实在有些多,但终究还是有人愿意载客。
上了三轮车英越低声道:“师傅,我家在三楼,等会到楼下我加你五块钱,麻烦你帮忙搬一下东西。”
“好嘞!”
三轮车司机顿时充足了干劲,脚底下虎虎生风。
这年头赚钱不容易,人力三轮一天赚个五六十块基本顶了天,真正的血汗钱。
马陵城不大,从东到西不过十七八里,所谓“河东”是因为大运河穿城而过,老城区则被当地人习惯称为“河西”。
梧桐巷,项王故里,八角楼,还没有被地产商糟蹋的老城显得分外安逸,令英越看的津津有味,心下底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家属楼守门的大爷坐在岗亭中,手摇蒲扇,拦着三轮车不让进,英越从车上跳下来递过一支红金陵,“孙大爷,车上东西多,您行个方便。”
孙老头晃着脑袋道:“小越啊,这几天小毛贼特别多,局里领导刚刚交代过,闲杂人等不能随意进出家属楼。”
英越呵呵笑着把刚拆封的整包红金陵放在桌上,“五分钟,就五分钟,行吧!”
孙老头为难地看了看香烟,再瞅瞅三轮车,叹口气道:“哎,就五分钟啊,一分都不能多!”
“好嘞,师傅,咱们快走!”
这时,一名白衬衫中年人骑着自行车从大门驶入,是局里党办的副主任董向川,火急火燎满头大汗的模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孙老头翻个白眼,恨恨地嘀咕一句:“不务正业。”
三轮车停靠到家属楼下,司机仍旧不解地问道:“小老板,门卫老头这么横,等会我出去不会为难我吧?”
英越笑道:“你儿子要是局长,你也这么横,放心吧,出门不会为难你的。”
“呃——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将四箱土特产搬上楼,楼道口又碰到急匆匆下楼的董向川,英越和他打声招呼,董向川也没回应。
英越不以为然,三轮车司机撇撇嘴,知道的这里是供电局家属楼,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县委大院呢——
上了三楼,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风风火火地快步下楼,即便容貌还未来得及端详,蓝色连衣裙飘过,楼梯间阵阵清香。
是董向川的独女,董景瑶。
和英越年岁相仿,是英越向往的存在,也是英越噩梦的存在。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每次考试成绩下来,老妈余少萍的口头禅就是:“看看四楼老董家的瑶瑶……”
久而久之,董景瑶成了家属楼所有人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单人长得漂亮,成绩也是瞩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