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蚕丛鱼凫五蜀王,治水不力禅让位(1 / 2)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华阳国志·蜀志》以另外一种方式,记载了司马错对秦惠文王的攻蜀建议,“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比起《战国策》、《史记》的记载,这番话更为直白,不仅点出了灭巴蜀的直接好处,还说出了秦国期望通过占有巴蜀之地,进而图谋天下的战略和策略。
一是在战略空间上。
取得巴蜀之地,不仅得到了大后方的战略纵深(是为守势,还得到了前出长江中下游、攻打楚国(战略跳板的战略基地和战略通道(“水通於楚”。
二是在战略资源上。
取得巴蜀之地,意味着这块土地的资源(盐、粮食、财富、人口,都进入秦国囊中。
自然的,需要注意的是,巴蜀之地的盐不是海盐,而是碱盐,也就是苦不堪言的盐,在辣椒传入在中国之前,都是贵州、巴蜀之地的碱盐维持生活的。
但是在当时的巴蜀之地,能够提纯的碱盐也屈指可数,秦国占领之后,平定巴蜀之地的贵族叛乱,碱盐的提纯大大提高。
一统天下靠什么,靠的是兵精粮足;而兵精粮足靠什么,靠的就是土地、资源、财富、人口。
仅仅靠关中平原,虽然也很富足,但在司马错看来仍然是“地小民贫”,不足以争天下。
秦灭巴蜀前后对比
攻灭巴蜀,秦国第一次占领秦岭以外的大片地区,进一步达到了“广国”“富民”“强兵”的目的,同时拥有了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秦国在统一战争中面对东方六国的时候,既可以正面强势进攻,也可以从楚地实现战略迂回包抄,何乐而不为呢。
在取得巴蜀之地后,史载秦国以巴蜀为基地,先后攻占楚国的汉中、上庸、黔中等地区,一步一步削弱楚国实力,为秦国灭楚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抛开秦国占领巴蜀之地,直逼楚国不谈,下面给大家讲述古蜀国文明简史。
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明,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
蚕丛,又称蚕丛氏,传说中是上古时代蜀国首位称王的人。
据说他是位养蚕专家,“蚕丛”即由此而来。
擅长养蚕缫丝之术,图腾以蚕环抱为信。
蚕丛的眼睛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着分了叉的。
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为了养蚕,率领部族从岷山迁到成都居住。
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和有缗氏,于是蚕丛跟有缗氏献上美女。
夏桀被美女迷惑,竟然退兵。
西周时期,蚕丛被其它部落打败后,蚕丛的子孙后代,都各别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蚕丛王朝灭亡。
这时,又出来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重新统一了古蜀国,此人就是鱼凫。
李白的这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说的就是蚕丛、鱼凫两位国王建国的事情。
因为两位国王先祖是谁、如何由何而来、如何建国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所以叹曰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也是说明古蜀国文明的历史悠久的说法。
那么,古蜀王国是真实存在的吗?有关古蜀初期蚕丛和鱼凫两代的记载,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数十字而已,他们是想象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人呢?
成书于晋代、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华阳国志》中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按照历史的记述,上古时,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
公元前5年前后,他们向东进入平原,与土生的华人杂居融合,孕育中华文化。
他们的一支向东南迁居进入岷山地区,依山势而居,垒石为穴。
后又循河谷进入成都平原,开始渔猎生活,并捡拾野蚕抽丝。
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
大约在公元前3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蚕丛。
蚕丛的家系为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侯伯。
据说他巡行郊野时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
蚕丛之前的古蜀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兼营狩猎和养殖。
蚕丛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于是到处劝农种桑养蚕。
他带领族人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他们经过今茂县与汶川之间的茂汶盆地后,逐渐发展农耕。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
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
有关古蜀人与他国的战事,并无传世记载,但考古实物却证明确有其事。
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
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经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
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
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
古书《尚书》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这就是说,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古蜀国的军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说,古蜀国军队出战时,都是载歌载舞,用悠长宛转的嚎叫增添军威,用请神明附体的舞蹈仪式来增添勇气,即传统意义上的“巫祝”。
而这嚎叫与怪异的舞蹈,无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