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唾弃(1 / 2)
一路尾随之下,柳铭章来到了文庙街,也见到了记忆里的棂星门。
但看到眼前文庙比起后来见到的文庙还要宏伟,他愣住了。
就在这时,几位仁兄似乎察觉到被人尾随,转身望了望身后的人流,发现了那个相熟的面孔。
“柳铭章?是你!居然是你!”
“哎哟哎哟!原来是几位仁兄。”骤然被人喊住,柳铭章这才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居然是那位焯兄,而且焯兄居然记得他的名字,见状连忙上前微微揖首道:
“嗯?怎么不见霁雨兄呢?霁雨兄的文采可是最让柳某钦佩的。”
听到柳铭章的一番抢白,焯兄顿觉语塞,还没等鄙夷之色浮于脸上,一旁的凡生兄跟慎兄就已经向柳铭章作揖回礼。
这时柳铭章才知道,原来凡生兄姓莫,名叫莫凡生,而那慎兄姓卢,大名卢慎。
“在下周焯,昨晚和柳公子见过面了。”
焯兄虽然不太情愿,但文庙大门就在背后,作为学子的他当然不能在文庙门口失了礼数,还是对着柳铭章略略施了一礼道。
几个学子中,除了焯兄跟柳铭章有些过节以外,慎兄跟凡生兄对于柳铭章倒没什么偏见,毕竟文人之间笔会常有,胜败也乃兵家常事,若是追之过深,只怕会落得一个下乘心境。
这时慎兄开口说道:“霁雨兄早有功名在身,自然不必来此学馆与我等厮混。”
“白天不混晚上混是吧?”柳铭章暗笑,嘴上却说道:“原来如此,那为何诸位不考取功名呢?”
莫凡生解释道:“上回科举在天禧二年,四年前我等均未及冠,先生的课业尚不齐备,若非经世之才,贸然考举容易落榜不说,还有可能搓了锐气,实在不是上选。”
卢慎上下打量了柳铭章,突然问道:“倒是柳公子面生得很,该不是学馆中人吧?”
柳铭章答道:“年初时柳某自江南而来,不想却赶上先帝崩逝,如今只能来到这学馆看看要拜在哪位先生的门下。”
“赶紧进去吧,别误了学礼的时辰。”在旁的焯兄一脸不耐烦地打断了三人的对话,转头走进了棂星门。
柳铭章对于各家学派的师生礼数略有耳闻,通常学生会在晨起时来到学馆,由学生向老先生以及墙上挂着的先师先圣行完一通可以被称之为繁文缛节的礼数,然后再由老先生给台下一众学子们讲历代圣贤的语录。
正常来讲,科举的乡试会试甚至殿试想要通过这样的讲经来实现中榜及第是不太现实的。
真正得中状元的学子需要自行研读大量的课外书,比如各朝断代史,编年史,诸子百家,以求做到博览各家所长,这样才能对现实的治理问题做出精辟的回答,绝不是只读六经。
只可惜大量学子并不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又或者说他们家里的藏书不足,经济条件只能供得起他们研读六经,直接导致这类学子很难及第,继而耽误了大好的青春。
看到几位老兄走远,柳铭章装模作样地跟着大批学子的脚步跨过了棂星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石碑林,这里算是一个露天的展厅。
随着脚步愈行愈深,身旁走在一起的学子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在文庙中瞎逛。
目前这里的学馆还属于半官办半私营的规模,北宋的太学要等到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才彻底成为官办学校,因为缺少朝廷派下的官员做主讲,在一通繁文缛节过后的讲堂里,柳铭章始终找不到一个合乎心意的先生,走了许久,心中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