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潢贵胄(1 / 2)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太常寺丞萧贯就已经呈报了正旦一应礼仪的筹备计划。
因先帝驾崩,还在丧期中便一切从简,太乐署和鼓吹署就没有得到相应的安排,倒是宗庙祭祀一类的活动安排了不少。
起初萧贯在呈报的劄子中提出,宗庙祭祀一事杂事繁多,除主庙外,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坐镇,并建议由定王元俨代皇帝出面主持次庙祭祀事宜。
结果奏议还没有呈递到中书省,就已经被吕夷简插手压下,并且没有给出任何理由,一来二去就把事情耽搁了许久。
王曾听闻此事后,连忙命人求来王凝之的《淳化阁贴》真迹亲自送到了定王府。
期间还提出可以将冯承素、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四人临摹的《兰亭集序》真稿暂存于王府中,只为换取对方一个承诺。
那日柳铭章刚好在观摩这四幅《兰亭集序》临摹稿,只是才刚打开冯承素的那一幅,还没研究够就被告知四幅真迹马上要被移到别处去。
按理说来,这些临摹真迹都是抄没的赃物,应该先放置于皇室的某座行宫内丢个几年,等皇帝赏玩够了,再作为有功臣子的赏赐送出,如此方为常规操作。
只是眼下案子都没有办完,就着急忙慌地将这四幅临摹稿移走,根本不需要问及旁人怎么看,便能猜出此事必有蹊跷。
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柳铭章这才知道,原来这四幅字已经被王曾暗箱操作变相送给了“八大王”,给他气得直咬牙跺脚。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牛逼,是因为这篇文章恣意洒脱、行云流水,既赋于山水游乐间,又抒发人生感悟。
最精妙之处还在于他的笔法,通篇一共有二十个“之”字,再加上王羲之的“之”,一共二十一个。
而在每个“之”字上,王羲之都用上了不同的笔法,契合他的行文结构,丝毫不显突兀。
相传王羲之这篇《兰亭集序》真迹曾被唐太宗李世民重金求得,随后便爱不释手。
据说他与文德皇后的好些儿女都临摹过,其中自然也包括唐高宗李治的老师——褚遂良。
只可惜,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以后,《兰亭集序》真迹便不知所踪了。
有坊间传言说,李治将这幅真迹陪葬了李世民与文德皇后合葬的昭陵。
但是据欧阳修这老小子写的《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说温韬这位摸金校尉在朱温篡唐以后寻便了唐代各朝帝王大墓,除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一起为李治与武曌选的乾陵外,几乎逛遍了唐代的帝王陵寝。
大概在乱世之中书法字画并不那么值钱,于是温韬只把金银财宝充作军资,其余书法字画悉数传入民间。
对于欧阳修的说法,柳铭章一直觉得这货是十足十的“张口就来”。
因为编写《旧五代史》的薛居正提到,温韬只在担任耀州节度使时,将辖区内的帝陵摸了一遍,但李世民的昭陵并不在他的辖区范围内。
要知道,一千年后的军阀孙殿英,带着几千人去到清东陵连挖带炸的还搞了许多天才得手。
换做唐末五代那种割据乱世,温韬就不可能带着几千人堂而皇之地穿州过境去挖昭陵。
即便能挖出几大车的宝藏,这么大的行动,人家李天下可不瞎,保不齐他前脚刚刚得手,后脚就被守在外头的秃鹫给叼走了。
所以,《兰亭集序》的真迹一定还在李世民的昭陵中。
不过嘛,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时,把温韬进入昭陵的所见所闻都描绘了一遍,浑然像是化身成为摸金校尉手中的大白鹅。连钟繇的书法摆在那儿?王羲之的书法又摆在哪儿?它都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