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可以学三星但绝不能搞财团(1 / 2)
第176章 可以学三星但绝不能搞财团
对岸和宇宙半岛的半导体产业,几乎是同步开始发展的,但却是走不同的发展路径。
说起对岸的半导体产业,大名鼎鼎的台积电,一定是最为耳熟能详的,但对岸其实还有一家在业内同样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经常被外界忽略,就是联电。
如果说在后世台积电成为了对岸半导体行业的代表厂商的话,联电其实才是对岸半导体产业的奠基厂商。
甚至从很多方面讲,联电才是对岸半导体产业的推动者,其相当长时间内的行业影响力,远在台积电之上。
联电的设立比台积电要早的多,早在1980年就成立了。甚至1985年,联电就已经在对岸股市上市了。
那个时候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才刚刚回到对岸,台积电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筹划。
台积电是1987年才成立的,从设立之初就很明确的定位为晶圆代工厂,早期的台积电实力还不足,其实更注重自身的技术发展,对对岸整体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并不突出。
而联电却不同,联电起步时走的是一体化的Idm路线,既有Ic设计也有晶圆制造,直到90年代中后期,联电才开始效仿台积电,向专业的晶圆代工厂转化。
这个转化过程中,联电原本下属的Ic设计部门,就被纷纷拆分独立了出去,成立了联阳、联杰、联发科、联咏、联笙等公司。
可以说,对岸的独立Ic设计公司,大部分是从联电孵化出来的,或至少与联电有着极深的渊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联发科,后世已经成为通讯Ic领域的着名厂商。
从这个意义上说,联电在对岸半导体产业的地位,其实已经有些类似仙童在灯塔的地位,是对岸半导体产业的人才培养摇篮。
其实,在新世纪之前,联电在对岸的行业影响力,是远在台积电之上的,但到了新世纪之后,已经把Ic设计分离出去的联电,就逐渐被台积电所超越了。
联电与台积电,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对岸被成为半导体双雄,正是这两个龙头企业的不断竞争,才带动了对岸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兴盛。
而联电在与台积电的竞争中逐渐落后,固然有许多技术路线上的失误,但也与两家公司的资本结构、创始人经营风格有着巨大的关联。
联电最着名的创始人名叫曹兴诚,他其实是对岸少有的在本地接受教育的半导体大佬,而联电的资本也几乎都来自对岸的本土。
1970年代,对岸的工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工业为主,最重要的纺织产业,受到了配额等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冲击,而电子产业,仍然是以低端的电子组装为主。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对岸成立重要的工业产业引导机构,工研院。
工研院,在对岸的经济崛起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工研院在成立之后,很快就把半导体列为了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随后他们从灯塔的RcA获得了 7.5微米 cmoS技术。
早在1976年,对岸派出40人到 RcA工厂接受培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半导体领域的工艺节点。1977年,工研院在电子研究所下,设立小型 3英寸晶圆示范工厂。这是对岸半导体产业的真正开端。
一直生活在对岸的曹兴诚,此时刚刚达到而立之年,就是这批到RcA学习的群体中的一员。
1976年至1980年间,工研院斥资 1.2亿美元从灯塔引进不少的 Ic设计和制造技术。
1979年底,工研院开始对这些引进的半导体技术、资产进行整合,最终成为联华电子(Umc),简称联电。
联电从筹备到真正成立独立运行,用了三年的时间,期间不但将工研院的那个示范工厂划入了联电,而且帮助联电将制程从从 7.5微米升级到 3.5微米,还将工厂的晶圆尺寸扩大到 6英寸。
同时工研院还投资数百万美元,帮助联电引进用于Ic设计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和设计工具。
向联电转让了很多Ic设计知识产权,包括电话、玩具、计时器、计算器和手表了几个应用领域。
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后,联电就直接成为对岸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电子制造商。可以说是一家综合设计公司。
联电的基础资源,全部出自工研院,其实是具有了很明显的官方资本背景。为了增加联电的资金实力,在这个筹建期间,联电又引入了不少对岸大公司的资本投资。
联电也是对岸首批,申请并获得新竹科学园区空间的公司之一。而新竹最终成为对岸,许多先进微电子公司的所在地,也于联电的产业引领作用关系极大。
联电的成立过程,其实并不是什么市场发展的产物,而是对岸产业政策主导的成果。而正是联电的成功设立,才为对岸的半导体产业躺出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联电的诞生过程,与内地的907、908、909工程,其实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内地的几次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尝试,其实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联电的模版。只不过,从结果上看,内地的这些尝试,远没有达到联电的效果。
对岸是一个小型经济体,只需要一两个巨大的产业,就能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岸可以将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半导体领域。
但内地不行,内地在半导体上能够投入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这些本就有限的资源,还需要照顾各区域的发展平衡。
同时,联电建立的时候,正是以灯塔与霓虹的半导体产业争夺为背景,联电在引进先进技术放面,是受到了灯塔的照顾和扶持的。
联电从设立之初,市场就不仅仅依赖对岸,而是有机会直接融入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
而内地,却是受到非常严格的技术限制的,能够引进的都是落后两代以上的技术,而且没有任何的机会,直接切入全球产业链,这就使得内地的几次尝试,都具有极大的难度。
联电的主要资本都来自当地,其实是官方在进行主导,从一开始,就带有产业引导的责任。
曹兴诚一直是对岸的本土背景,原本是任职于工研院的,在联电成立之时,他就被选了出来,到联电出任副总,并逐渐成为总经理、董事长。
这种出身和资本结构,使得联电其实一直带有很重的颜色背景,这也为后期联电受到的一系列压制埋下了伏笔。
联电是对岸集中了所有资源打造出来的,到了1985年,联电在对岸股市成功上市之后,其实对岸的半导体产业,就已经真正的打下了基础了。
从某种意义上,没有联电打下的产业基础,张忠谋也未必会选择回对岸创业,也就未必会有台积电的出现。
与曹兴诚本土背景突出相反,张忠谋是典型的灯塔背景。台积电从创立开始,与灯塔的半导体产业,就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张忠谋是1931年出生,老家宁波,在内地长大。1949年,他就到灯塔读书,此后就一直长期在灯塔工作。
早在1954年,他就加入了灯塔最着名的半导体厂商,德州仪器,并在德州仪器公司tI工作了二十五年。
这二十五年时间,张忠谋从工程师起步,一直升任到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是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
抛开其他因素不提,只说事业上的成就,张忠谋确实是最早进入灯塔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是少有的能够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大佬。
1983年,张忠谋与tI的总裁产生很大的意见分歧,干脆辞去了在tI的职位。1985年他受邀回到了对岸,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长,并兼任了联电的董事长。
而在1987年,已经56岁的张忠谋,再次创业,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
晶圆代工的概念,并非是张忠谋首创,其实早在70年代,就有相关的一些概念被产业界提出来了。
甚至,有一种说法,台积电成立之前,联电的曹兴诚也已经萌发过要做晶圆代工的想法。
但此时的曹兴诚还只是工研院委派到联电的经理人,刚刚三十出头,根本无法与任职工研院院长和联电董事长的张忠谋掰手腕。
联电的成立是靠着对岸集中资源成立起来的,而台积电的起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则是张忠谋的到处刷脸。
张忠谋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真正的元老,他入行的时候,集成电路才刚刚发明出来。
而他在tI任职二十多年,一直管理的也是半导体业务,可以说张忠谋在灯塔的职业生涯,与灯塔的半导体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因此,张忠谋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内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也具有一张极大的关系网,几乎所有的半导体产业大佬,与张忠谋都或多或少打过交道。
联电的成立,几乎已经集中了对岸半导体产业的所有资源。有联电在前,即使张忠谋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长,在联电之外,想要另起炉灶,也很难再在对岸筹集到太多的资源。
因此,台积电从起步之初,就把关注度更多的投入到了全球,不仅引入了飞利浦作为台积电的股东,还从tI引入了技术,说服了INtEL给予订单。
张忠谋在tI的职业生涯,绝对说的上是成功的,但他在tI仍然只是副手,所谓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这也是他最终离开tI的原因。
联电有太多的官方背景,资本中有很多的对岸大公司,张忠谋虽然出任了工研院的院长和联电的董事长,但其实并不能真正的独揽大权。
但他一手创立了台积电不同,作为真正的创始人,张忠谋在台积电才有着一言九鼎权威,真正的独揽了大权。
在台积电与联电出现竞争之后,他很快就放弃了在工研院和联电的职位,一心开始经营台积电。
相对于联电需要带动对岸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台积电的定位就更加的简单清晰,是一家真正在商业代工厂。
而且有了张忠谋的国际产业地位,台积电在成立之初,就比联电要国际化的多。
台积电发展过程中,大量的邀请了在灯塔工作的半导体工程师,回对岸工作。而台积电的客户,也一直都是全球的着名半导体厂商。
这也是台积电能够一直紧跟国际技术主流,甚至在130纳米技术节点上,能够摆脱对Ibm的技术依赖,走出独立技术道路的原因之一。
在张忠谋的带领下,台积电的经营思路非常的清晰,就是不断追逐最先进的制程技术,以不断的提升竞争力。而反观联电,其实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干扰。
半导体是对资本高度依赖的行业,需要不断的筹集发展资金。
但联电甚至曾经在行业低谷时,不敢大规模资本投入,反而进行了减资,就是把已经从投资者那里募集到资金,再退给投资人。
相对于台积电一直在积极进取,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联电就显得动作迟缓的多,最终被台积电超越也就并不出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