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微服私访(2 / 2)
英豪的芯片厂,与其他几个工厂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其他工厂的工人,大都是在本省招的,技术工人的招工标准是初中毕业。但芯片厂却是在全国招人,技术工人的最低标准也是高中或技校毕业。
陈兵说不好粤语,一直都是说的普通话,才引起了他的防备之心,听到陈兵是芯片厂的,他心中的防范就放下了。
芯片厂招工的标准高,收入也是所有工厂中最高的,所以听说陈兵是芯片厂的,又看到李杰点菜很豪爽,他眼中就露出羡慕之色。
这时老板先把四瓶啤酒和两个杯子送了过来,陈兵马上就吩咐老板再拿两个杯子过来,转头邀请起赵家两兄弟,“相遇就是缘分,一起喝点。”
“你们喝,你们喝,不要客气,我们不用。”哥哥赶紧出言拒绝。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咱们都是离家到外面混饭吃的,不用那么客气。
我们哥俩也刚刚到这面,两眼一抹黑,我看兄弟你应该来英豪有一段时间了吧,正好帮我们讲讲。”
看到陈兵请客很有诚意,这个哥们又推辞了两句,就接受了下来。四人碰了一下杯,彼此就显得熟络了起来,陈兵也就更随意的问道:
“赵兄弟,特区这面生活费用高不?我们刚刚过来,虽然听说给的工资不少,够不够花?”
“陈哥,这就看你怎么花了。咱们这个英豪,有这么多工厂,听说大老板是香江的富豪,给的工资确实不低。
而且工厂管吃管住,又发工作服,如果每天待在厂里,其实没有太多的花销,能攒下不少的钱来。
不过这里是特区,有很多香江过来的新鲜玩意,如果你总想出去玩,那工资可就有多少都能花出去。”
“要出去玩,花钱那肯定是没头的。兄弟,你就说说你现在工资一个月能开多少,能攒多少?”这个年代,不象后世,互相询问工资,根本就不犯任何忌讳,也没有人会觉得被冒犯。
“我是去年来的,最开始是在电子厂做技工,一个月的工资是80块,后来被调到电视厂这面,又给升了个小组长,一个月的工资就涨到了130块,听说到年底可能还会涨。
平常我们一般吃住都在厂里,今天要不是我弟想家了,我带他出来吃口家乡菜,一般我们是不太出来的。
在厂里有吃有住,食堂的伙食也不错,油水很足,这就很省钱了,基本上我每个月的花费也就20块钱,剩下的都能攒下。”
这几年,内地的工资有所上升,人均的工资已经涨到了50块左右,英豪给的比外面的平均水平还要高一大截,技工的起步工资就给到了80块。
“这么说,兄弟你一年也能攒下几百块了?”
“不止,刚刚说的还只是基本工资,这面加班还有加班废,年底的时候还有奖金。
不瞒你说,去年我就攒下了1000多,拿回老家去起了新房子。这不,我弟今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干脆也跟着我来了。
我只是初中毕业,在厂里算是赚的少的,有些技术水平高的,过年能拿回家两、三千块。”
此时的工人,不怕吃苦,就怕赚不到钱。这哥们一年能攒下上千块,也是靠着辛苦加班,和省吃俭用才做到的。这点存款在英豪的员工中,也就属于大众的水平,所以说出来也没有任何的顾忌。
陈兵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明显的满足感,自己也颇为高兴。陈兵自己已经是大富豪了,追逐更多的财富已经很难刺激到他了。反而看到追随自己的英豪员工,能够生活富足,能够让陈兵有更多的成就感。
陈兵就象一个新来的员工一样,不停的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工厂的管理严格程度,到工人的日常生活,问的非常庞杂,也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就是说到啥话题,就顺势打问一下。
陈兵问的都是很浮浅的问题,遇到对方答不上的也不会深入追问,这位兄弟到也没有任何的怀疑,吃了陈兵请的酒菜,尽可能帮陈兵解惑,不是很应该的嘛。
两人聊的话题很发散,很快又聊回了住宿的问题。陈兵一边给对方填酒,一边又问道,“我听说厂里不分房子,只是可以集资建房,是真的吗?你觉得这个房子该买不?”
赵兄弟已经喝的兴起,随手脱下了工作服,只穿了个跨栏背心,“我们这个是香江人开的工厂,与国营工厂肯定不同,我们这种叫什么合同工,老板自然不会象国营厂一样分房子。
那房子我去看过,都是六层的洋楼,据说买了之后,还能给上户口,我要是有钱,绝对会去买一套,我们厂里那些干部,几乎都买了。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工人来说,这个房子还是有点太贵了,买不起啊。”
前面的回答,没有出乎陈兵的意料,但后面他说买不起,却让陈兵有些诧异。“这个集资建房,不是说厂子里是没赚我们钱,卖给我们也是成本价吗?咋还买不起?”
“成本价确实是成本价,要说这价钱那,也确实算不上贵,那可是六层的洋楼,去年也只卖了200块一平方,厂里说没赚我们的钱,应该是真的。
不过和我们赚的钱比起来,这房子还是有些贵啊。据说最小的户型也有40平米,这就是8000块钱,我一年能攒下1000块听起来不少,但要买下这个房子,也得攒八年啊。
厂子里建的房子太好了,要是厂子里修那种便宜的平方,几十块钱一平,我高低也要买一套。”
陈兵听到这里有些沉默了,这个确实是之前的一个失误,英豪虽然没有想赚员工的钱,但建的住宅楼都是那种楼房,有独立卫浴,好是好了,但对于普通的工人来说,要买也确实不是那么容易。
英豪的集资建房政策是两年前推出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和留住那些外地借调来的技术人才。后来这个政策才开始向所有的英豪员工开放,只要工作满一年,都可以申请参与集资建房。
现在积极购买这种住宅楼的,基本都是工厂的管理干部和高级技工,他们的收入比普通技工高出很多,买这种好房子到确实压力不大。
但对于英豪数量最多的普通技工来说,这种房子还是有些承担不起的。他们虽然去掉吃喝,每年能存下点钱,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想要靠这点工资买房扎根,留在特区,确实没有那么容易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员工无法扎根,就很难真正稳定下来,陈兵可不想把自己的这些工厂,弄成后世的那种电子厂,每年都大量招人,然后又每年有大量员工流走。
这个事情很重要,陈兵回去还要和管理人员,再好好商量一下,拿出一个更好的方案来。
感谢书友 、、刘艾强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