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画个大饼,心生明悟(2 / 2)
按照工时大概需要专业匠人打造两、三个月。
算上成本、工时也就2来贯。
可这郭碌倒好。
三台半新不旧的纺织机,居然要了赵斌12贯!
好在,赵斌可用代为支付月例的方式,从官坊中带走一户会制造纺织机的匠人。
只需等作坊办起,就可以以此为起点,缓缓将生意做大!
到时候,有刀郎寨的力量在暗中保驾护航,再不用看人脸色?
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做大做强,哪能不巴结当地官员?
除非…自己或者可以信任的合作者也成为地方官员…
但这太难了,当前根本不现实。
赵斌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用真金白银从郭县尉手中获得签署的文书,从城东的官坊中打包了三架纺织机。
连同一户姓姜的匠人一大家子,全给带到了赵家庄中。
说来可笑,这姓姜的师傅一家,是石泉县中唯二会制造纺织机的匠人。
可在官老爷的眼中,区区官坊中的杂户,和贱籍并无多大区别。
根本不受重视。
当得知有人要雇佣他离开官坊的时候,姜师傅一秒钟的迟疑都没有就答应了。
因为不同于民间自由的手工艺人,像他这样的官坊杂户,很多时候是一辈子都无法脱离这个身份的。
就连京城中的匠作监都曾有人被逼的造反杀官,他们这样偏远小县城的杂户待遇可想而知了。
以前吏治清明的时候还好,凭借着过人的手艺,姜师傅作为匠头待遇还不错。
可近些年来,情况每日愈下。
对他来说,能离开官坊不啻于找了条活路。
当然,最主要是赵斌给出的待遇也很让人心动,每月5贯底薪,一石米,还有劳作的提成。
这待遇,不算民间匠人的顶流,更无法和京畿之地相比,但在石泉县也已经算得上高薪,足可以养活他一家七口人。
有了姜师傅的加入,建立作坊的事情自然不再需要赵斌亲力亲为。
他留下5贯钱财给小武,让其配合姜师傅置办原料、维护和打造新的纺织机,然后准备搞事情了。
没办法,太穷了。
当初徐况送给他作为谢礼的一万多两银子,短短半个多月就花完了。
如今只剩下3贯,还不够寨子和农庄雇工们一个月的薪酬。
眼看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赵斌必须得想办法搞钱。
至于对象,当然是那个黑了他15贯的郭县尉咯。
第二天上午,小武装作不经意地走进一间酒楼,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上了二楼。
寒冬腊月,没了偶尔路过的商队,最近城中酒楼的生意越来越清冷。
今日倒是运气不错,楼上坐着几位大吃大喝的豪爽客人。
清一色的健壮汉子。
小武微微一笑,凑到其中一座边上,低声朝为首的书生说道:
“二哥,我向刘押司打听清楚了,姓郭的果然要有动静。明天一早,他会派人运送一批物资和生辰税去往金州,搭上兴元府来的押送官船,走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