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 链(附录:漫谈中药保健(105))(1 / 2)
脱 链
今天,只看到一件事:脱链;只见到一个人:他。
往县城的路,只有16里,他的链条脱了整整35次,不是三次,也不是五次。
第一次,大桥边,脱了。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不出15米,又脱。他又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这下子多了些,30米,又脱,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四次,他下车后,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修理铺,尔后叹了一口气,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五次,我又看到了,真切地。
第六次,我感到那人真傻。
第七次,我也傻起来,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
。。。。。。
第三十二次,我还是跟,傻乎乎的我。
一直到第三十五次,他到了家,我却过了站。我家不在城内。
回家,把这傻事告诉妻。
妻为之动容:拨我有时简直不如一链条!斳
什么?
我一时不明白。
忽然,妻笑吟吟,神色同那35次脱链人一样。
我大悟,飞奔出门,跨上车直走,妻追!
拨发什么疯?斳
拨找那人去,他妈的,这小子35次脱链为什么不嫌烦,好好去问问。斳
比较有意思的是“终始”与“死生”这两个词,值得专门提出来说一说,我们现在比较习惯说的是“始终”和“生死”,可为什么上古之人却和我们完全相反呢?其实,这个区别里蕴含了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宗教问题,我们就站在宗教的角度简单探讨一下吧——
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对于当下占大多数的唯物主义者而言,这当然是个简单的问题,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嘛;而许多的知识分子可能会从胎儿的各器官形成开始算起;而我们民间所谓的“虚岁”也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认为父精母血相融的那刻生命就已存在;而在宗教人士,特别是具有“轮回观”的修佛者看来,新生命开始于上一轮生命的结束之时,因为,冥冥中似乎有一本《功过簿》,人前世的所有行为一一记录在案,死亡,首先面临的是一次审判(基督教则是最后的审判),赏罚分明,各自对应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你今生能够投胎成为什么,是人是畜牲是饿鬼,都是这时就决定了的,当然,这才是新生命的开始。也就是说,生命开始于审判,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原罪”而来的,如何能够不在今生修行精进呢!在这一点上,倒是与基督教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别看只是这微小的区别,但是,却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唯物主义者由生至死只意味着物质(肉身)的生长消亡,因此心中毫无敬畏,无敬畏则无底线,因此无穷放任欲望的膨胀与实现,以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行为准则,故往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唯物主义教育是罪孽深重的!而有宗教信仰的人,自知身负原罪,今生本为赎罪、消业、精进而活,故此处处警醒自己,与人为善,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身边人,无论他是信仰哪种宗教,只要是真信仰,这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心善。
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生命的开始,源于死亡。
现在再来揣摩孔子的“未知死焉知生”以及西哲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是否另有一番新的理解了?!
苛疾是另一个需要解释的词汇,目前看来,古今医家都解释为重疾,如王冰直接批注为:“苛,重也”。这个解释似有道理,我也并不完全反对(事实上,王冰的批注是错误的,“苛”的引申义应该是“小、细微”,“苛捐杂税”的意思是各种捐税分得很细,因此杂、多,“苛政猛于虎”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还是想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苛”字的本义是小草(苛,小草也。——《说文》),大家想想看,小草的特点是什么?广袤的黄土地上,哪怕只有一丛小草,都是最醒目的风景,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那么,在人体上呢,小草会是什么?皮肤病!醒目,以及顽固,就是它的特点。所以,“苛”字的引申义,就是皮肤病(疾痛苛痒。——《礼记·内则》)。所以,在这句话里,苛疾应该是特指皮肤病,当然,是泛指所有发生在皮肤表面的一切疾病,小如疥疮,大如毒疮,以及西医至今无法解决的带状疱疹(民间称缠腰蛇)等等。
联系一下上面刚刚说到的“灾害”一词,大家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不遵从天道,容易招致醒目而顽固的皮肤病呢?反正,我首先想到的是:业障病。
如果,真有一个超越一切的天道存在,还有一本事无巨细的《功过簿》,那么,有人的德性有亏,但又罪不至死,用什么方式提醒他呢,让你暂时代理一下天道,你会选择什么?我的选择就是皮肤病,一则警醒你,二则提醒与你交往的人,三则也可以羞辱你(在民间,白癜风就被称为“不要脸”),四则它的发展相对缓慢,留出时间让你改过,五则别看皮肤病事小,但其实非常难治,也就是说,它可能根本不是被别人治好的,而是你需要自己治疗自己,即改过!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105)
中药古今研究:骨碎补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骨中疼痛,风血毒气,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
悉能主之。”
2、《本草备要》“补肾,治折伤。”
3、《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4、《本草乘雅半偈》:“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5、《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6、《本草从新》:“坚肾行血、治折伤。”
7、《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8、《本草撮要》:“功专疗闪折筋骨损伤。”
9、《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10、《本草害利》:“主骨碎折伤,去瘀生新,治肾虚泄泻,耳鸣牙痛。”
11、《本草蒙筌》:“补骨节伤碎,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
12、《本草求真》:“功专入肾补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久泻,跌仆损伤骨痛,牙痛血出,无不用此调治。”
13、《本草思辨录》:“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14、《本草新编》:“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15、《本草易读》:“专治折伤,最补肾虚。耳鸣牙痛悉疗,破血止血。”
16、《本草择要纲目》:“破血止血,补伤折骨,中毒瓦斯,耳鸣及肾虚久泄.兼疗牙疼.”
17、《本经逢原》:“骨伤碎者能疗之,故名。主骨中毒瓦斯,风气,耳鸣,牙疼,骨痛,破血止血,折伤接骨。又治肾虚久泻,以之为末,入猪肾中煨熟食之。”
18、《得配本草》:“坚肾固齿。治耳鸣久泻,痿痹折伤,去骨中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