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迷之图腾(1 / 2)
如果用我的现代思维外加工作性质来解释的话,在这个时代,驿站传输书信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类似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每个驿站都扮演着一个节点的角色,负责传输和处理书信。类比于我本身所研究的边缘计算中的边缘分发调度系统,我简单把前任对灵境组织驿站传输书信过程中的优化逻辑表达一下。
任务请求提交:与边缘计算中的用户提交任务请求类似,驿站传输书信的任务请求是由发件人提交给寄信的驿站,包括书信内容、收件人信息等。
节点资源监测:不同于边缘计算中的节点资源监测,驿站传输书信的节点资源监测包括驿站的运营状况、驿马的数量和状态等,以判断哪些驿站有足够的资源来传输书信。
任务分发策略制定:类比于边缘计算中的任务分发策略制定,驿站传输书信需要制定合适的任务分发策略,包括书信分配给哪些驿站、分配的驿马数量和传输要求等。
任务分发和处理:与边缘计算中的任务分发和处理类似,驿站传输书信的任务分发和处理是由驿站之间相互协作完成的。每个驿站需要根据任务分发策略将书信传递给下一个驿站,并监测书信传递的进度和结果,以保证书信传递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同步和传输:不同于边缘计算中的数据同步和传输,驿站传输书信的数据同步和传输是由收件人从驿站处接收书信完成的。收件人需要验证书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书信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以前任在驿站传输书信的过程中,大概就是做了如下的几个优化:
确定最优路径:在任务分发策略制定阶段,需要根据书信的内容、收件人位置和驿站资源状况等因素,确定最优的传输路径,以保证书信传输的效率和及时性。
负载均衡:在任务分发和处理阶段,需要将书信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驿站,以实现最优的资源利用和书信传输效率。
错误处理和容错:在书信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异常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错误处理和容错机制,以确保书信的正确传递。
安全保障:在数据同步和传输阶段,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密、签名等,保障书信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也太活学活用了吧?我实在是没想到现代码农的技能到了古代能被运用至此,忍不住要为前任鼓掌。至于信息加密的手段其实非常简单,一份机密文件,由客户送达前任手里。由他选择一本合适的话本,以三数为一字的模式把机密文件转化为纯数字。例如3,12,8代表的就是话本的第三页,第十二行,第八个字。然后把话本和密文由两条不同的路线输送至最终收件地点,两组人在收件人处汇合,由队伍里经过阿拉伯数字培训的人员将信件破译。
经过几次内部测试,信件均成功的输送到收件人手中,也没有中途产生泄密的情况。
这可以说是一场现代思维和古代模式的完美碰撞,小三在与我描述时也是满眼的崇拜之情。如此说来,前任其实已经把路帮我铺好了,我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把业务运行起来就行了。
“那我被嫁祸抢劫杀人这件事有什么线索吗?”
“这件事应该是和我们上一次押送的信件有关系。”
“那信件写的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目前知道的只有你。这信件还未开始加密,你就出事了。”
“那发信人是谁?”
“也只有你知道。”
这不还是要靠我自己吗?
“你的灵境密室在哪里只有你自己知道,在那儿应该可以找到些线索。”
看着小三严肃的表情,我忽然有一种新需求来了,马上就要开始认真敲代码感觉。我穿越到这儿之后,甚至还没有机会领略一下风土人情。不是身无分文、食不果腹,就是命悬一线、通缉追杀。现在特别想先吃喝玩乐几天,好好度个假,再开始搞事业,但面对这张真诚的脸还是有点说不出口。
“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自然可以。”
“你的代号是?”
“小三。”
此刻,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我的前任,其实也是我,只是记忆被重置了。我仔细询问了小三与两年前的我初见时的一些细节,果然桩桩件件都能够印证我的猜想。
比如坚定的给他取名叫小三,比如早期一见到张超(和产品经理长得一样的知州就开始阴阳怪气,比如说自己长得像黄晓明之类的。这里的黄晓明依然特指出演《大汉天子》时期的黄晓明,至于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我觉得谁也不会想要承认自己像油王时期的黄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