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纺机(1 / 2)
万事俱备,准备开工。徐光启凭借关系找来不少关于纺车和织布机的资料以及两架实物样品:“此为单锭纺车,只能同时纺一锭丝绵,主要是民妇在家使用。这一架就是三锭纺车,相传是明初宁波人黄道婆所发明。可同时纺出三锭丝绵了,主要是官方织造局和民间纺织作坊在使用。理论上,三锭车是一锭车速度的三倍了。”
李毅点头:“若以生产速度为标准,改进方向有几个?光启你来说说。”
徐光启继续说道:“改进方向有二:一是增加单锭的出线速度,二是增加锭量。但转速太快会导致线不均匀且会断,所以可着眼在第二点上,即如何增加锭量。”
李毅很高兴:“看来你已找到方向了,那便继续做吧。”
徐光启哪里懂得如此细致,也是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专门找来懂纺线的农妇问出来一些其中的关窍。但只要稍微观察其运作,就发现其实这玩意的原理简单至极,无非是通过转动来拉伸棉花纤维形成线。其关键点在于如何控制出线的粗细。拉慢了就太粗,而且不成线。拉快了则断,一断就要停下来重新接线。以现有的纺织技术,再好的纺织工业免不了断线、接线、断线、接线,如此往复。
李毅给徐光启下达的第一个要求便是:纺线时,手不碰棉。因为只有解放双手,才能提高效率。这个好办,徐光启直接在面条外面套了个竹筒便完成了要求。可这个解决办法却是有点投机取巧的意味了。
李毅也不在意,继续下达第二个要求:不需回轮,线直接缠成卷。这个要求的难度直线上升。徐光启要抓狂了。若不回轮,如何把纺好的线收起?若不收线,那不是要把纺线拉的老长老长?若要收线,便需要把纺、收拆分。可若拆分难道要不停的把线弄断再收好再重新接起?没办法,便又来请教恩师。李毅哈哈大笑:莫钻牛角尖,你要先想清楚,是谁在转?再回想一下当时力学里,运动的定义---经恩师点播,徐光启恍然大悟!旋转拉线嘛!未必非要锭子转,也可以是棉条转!想通了这一点,第二天,徐光启便搞出了样品雏形。这货把锭子和棉条反过来装,一遍摇着纺车,一遍喜滋滋的缠绕着纺好的线。
接着李毅又提了第三个要求:收线也不能用手。徐光启智商便如开了光,直接给出方案。用两根木棍架着线团,接着用手去搓动木棍。还美滋滋的解释:木棍很长,同时收多根线也不在话下!
李毅很欣慰:孺子可教也!既然几个步骤都解放的双手,那便组装起来看看。可组装后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本一个人可以操作的单锭纺机,现在却变成了需要两个人。一个人转面条拉线,一个人转木棍收线。徐光启很是沮丧。
李毅却很满意,拿出了一个木质的小模型给徐光启。这是一个奇怪的风车,在侧边摇动手柄,便让前方的叶片转动:“光启,不要闭门造车,多去找人请教请教。比如,信王找来的那几个老木匠,都是有经验的人。你可以多去问问!”
徐光启早已习惯自己老师的教学风格,问题是绝不肯直接告知答案的。都是给点提示,然后让自己找解决办法。按照恩师的说法,这就叫做:悟道!
老曹帮忙找来的老木匠姓谭,自高祖时期祖辈就都是匠户出身。木匠的手艺活也是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一辈一辈传下来。可别小看古时的木匠,木匠们拜鲁班为祖师爷。那个年代的木匠都是技术活,更有甚者民间还有很多关于木匠的传说。比如民间若家里请木匠建造房屋的时候,一定要好酒好肉的款待,其原因就是木匠是鲁班的徒子徒孙,相传他们会一些奇门之术,如果惹他们不高兴了,怕他们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动一些手脚,引得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进来。其实真实原因也没那么玄乎,无非是当时的木器用钉很少,基本以榫卯结构居多,若是干活的时候不用心,无论是造房子,还是桌椅家具皆容易损坏。且还是初时用用还好,过段时间便莫名其妙损坏的那种。到时候木匠早就拿了工钱远走高飞了,连所谓“售后服务”也没地儿找人去。
木匠老谭听徐光启讲了半天,又做了演示。便大概知道他是要做什么。又拆开李毅的风车模型,看到里面的齿轮、皮带构造。便恍然大悟!于是便开始动手画线。徐光启在旁边跟着打下手,又把零件的图形,尺寸一个个的记录在图纸上。俩人一起忙的不亦乐乎。
这老木匠是个手艺高超之辈。也是老曹打着信王的旗号硬是从工部那边强要过来的。老谭也没的选,对于他来说无论派到哪都是应付差役。可自打来了之后,一日给三顿饭,每天的菜里还有点肉。而且来了已经几天,也没见分配啥正经活计。便只当是过来哄几个公子哥儿玩乐,顺便养老了。
结果突然就来了一件大活!听了描述后,便知道了几个公子哥儿要做的物件儿是什么!又拿着风车模型仔细揣摩了一番,看着里面齿轮卡齿轮,木轴带动皮带的设计,便知道这次遇到高手了!寂灭多年的鲁班之魂也被点燃!干了这么多年的木匠活计,打过不下上百架的各种纺车,可是好久没有过如此兴奋的感觉了!
木匠老谭和许光启俩人便一头扎进工作间里。吃喝在里面,睡也在里面,除了拉屎撒尿,决计不肯出来。三四天后,俩人顶着乱遭头发,两对漆黑的熊猫眼才走出工作间来,并且宣布:新的纺线机,搞定了!
众人皆很欣喜,围聚上来观看。李毅也来观摩这台新玩意儿。这东西的外形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单锭、三锭的大车轮样子。看起来有点像一架西洋的老式钢琴。前面一排2个竹筒竖直放置,连接上面2个扁圆的缠线圈。机器后面拖了一个圈滚滚的竹编滚筒,滚筒又连接皮带和齿轮。
徐光启眼圈乌黑,但仍是颇为兴奋:“恩师,成功了!此纺车还是初步成,目前一人操作,可同时纺2锭棉线!后续如果解决动力和稳定性的问题,理论上,同时纺上百锭也不是问题!来来来,我这便与大家演示一番!”说着,便见徐光启这一粗手笨脚的汉子,笨拙的踩动脚下机关,2个竹筒跟着飞快的自转起来,一条条棉线被顺利拉出,又被自动收进上方的2个扁圆缠线团里。别看徐光启的动作很是笨拙,但操作起这台机器也是有模有样了。
谭老汉掏出毛巾擦了擦脸,兴奋的说道:“徐老爷这台机器可是了不得!老汉我做了木器活几十年,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模样的纺车。按照我的估计,即使是跟织造局的三锭纺车相比,纺线速度恐怕也要在十倍左右!后续如果能够再稍加改进,便是二十倍速度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