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鞭法(1 / 2)
几人找了借口,派人去送了张阁老去就寝。待张阁老走后,才松了口气。
李毅两手一摊,颇为无奈:“你们看看,想改变一个老人的固有观念是很难的。”
徐光启还在翻看着刚刚的笔记:“是的,是的。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其用广。我师之法,果然非同凡响!”
信王颇具信心:“但凡新法,便没有一蹴而就的。咱们可以缓缓图之。”
杨心眉头轻皱:“非是新法,咱们是格物!是为往圣继的绝学!李公子,你千万要记得。”
徐光启却是奇怪:“这是为何?我师之法,足以开宗立派!”
杨心回道:“儒林孔门传承千余年,早已根深蒂固。这满朝堂的大小官员,具皆儒家门生。你若是说搞些什么外道新法,那便是要砸这些人的饭碗。如何不跟你拼命?更别指望今后能政令执行了!”这杨小姐本是官宦出身,自幼也学五经六艺,与东林学院也是很熟。对这里面的事情,自是了解颇深。
信王却道:“张太傅,也不能小看。当年可是力排众议,推行一条鞭法的人物!你以为他没有听懂么?许是在装糊涂呢!”
杨心点头:“若说这革新变法,张爷爷可是前辈。当年大明国力日衰,也是靠着张爷爷才能够有所起色。”
徐光启也问:“这一条鞭法,早有听闻。也不知这具体是何内容?”
信王听闻有些不悦:“你这师侄,对西洋之法如数家珍,怎么对自己个儿家里的事却毫不知情?”
杨心来解围:“国之大政,事关社稷。他又未经朝堂,如何知得?还是我来解释吧。”
说着便耐心解释起来:
原来我朝税收,主分两类,一类田赋、一类徭役。太祖初时建有两册,一为鱼鳞册,主要记录田亩;二为黄册,主要记录人口。田赋、徭税皆根据两册施行。太祖时期,凭借此法,驾驭百姓很是得心应手,但后朝几代却搞得乱七八糟,混乱不堪。
太祖时期,黄册登记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余,但平稳发展十余代至宣德年间,登记人口不增反降,仅有五千一百九十六万余。
初时鱼鳞册登计八百五十万余顷耕地,至后期仅剩下四百一十二万余顷。
皆因各地官员欺上瞒下,黄册之外另造白册。黄册是拿给上级看的,白册是用于实际征派。再加上巧立名目,课税繁多,朝廷是税收越来越少,百姓却越来越苦不堪言。所以张居正推行所谓“一条鞭法”。力求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