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无衣》的创作故事(1 / 2)
诗歌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写经典故事的方法过程:
1、主要从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三个角度,读懂作品;
2、查找并整理资料,以基点为准,整理信息,明确与作者创作有紧密相关的信息点,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
3、明确作者、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思想感情;
4、推理、想象作者创作所经历的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5、代入(共情;
6、写故事
一、主要从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三个角度,读懂作品;
看到重章叠句的形式,就知道不能单纯用——先读首句尾句——进行理解,而是——既要细读每一章,又要统观整篇——进行分析理解。
细读每一章,可以沿用——先读首句尾句——的方式。
每一章都是以“岂曰无衣”的问句开头。意为“怎能说没衣服穿呢”,单独看是反问,强调会有衣服穿的。接着跳到该章尾句“与子同仇”。可见,无论是说话者还是说话的对象,都面对共同的仇人,要一起杀敌。同生共死的战友深情已经表达出来,也显出了同仇敌忾的气势。
接着看第二句,是回答首句的“与子同袍”,是同生共死战友深情下的言行表现。然后从第三句“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可知,大王正召集士兵军队备战,结合首尾一起看,士兵们积极响应,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更加突出了。
除去各章相同的文字,在后面两章,首章的“袍”,分别换成了“泽”和“裳”,第三小句中的“戈矛”,分别换成了“矛戟”和“甲兵”,可以知道,话不是一名士兵说的,毕竟一名士兵只能属于一个兵种,身上穿的和手上的武器,不能多种。
从反复的文字看,可以知道,共用战衣是普遍存在于秦军的现象,没有所谓的私人物品,一切都是大家共有的,是整个秦军的。如此,刚猛与柔情兼具的士兵形象就出来了,上下一心的军队形象就出来了。
而尾句的“同仇”,分别换成了“偕作”和“偕行”,这里可以知道,故事是从秦君发布诏令,士兵积极响应和备战开始,然后是集结,然后是出发。如此,在同仇敌忾的情感和气势的基础上,士兵团结作战的形象就出来了,整装待发、整齐有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律严明的军队形象就出来了。
而该诗是秦国民歌,可见以上秦军的作风和秦兵的精神都是深入人心的,这样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的军队!
下面做小结,把三基建立起来。
1、思想感情基点——最能团结一心、最是同仇敌忾的秦军积极备战的爱国热情。
2、语言表达基点
每章首句——反问设问,表现最能团结一心、最是同仇敌忾的秦军积极备战的爱国热情;
每章第二句——回答上句,表现最能团结一心、最是同仇敌忾的秦军积极备战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