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十九,南海子和山前调查的工作结束(1 / 2)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十九,南海子和山前调查的工作结束
李保山捡拾周围的一些干枯的灌木准备着烧火的事情,郭虎从他们带着的一些大褡裢里,往外面拿着锅啊,热水壶啊,还有调料这些必不可少的东西。韩云龙拿一个羊皮皮囊去湖边打水去了。
因为他们5个人也只是随便在这里歇歇,尝尝南海子里的鱼,并没有准备在这边住宿,所以毛毡帐篷也就没有支架起来。
几分钟以后,一堆木材火焰就在李保山的侍弄下,熊熊的燃烧起来。
高喜财和刘黑子踩踏着那些斑驳陆离的结冰,走向一处冒出热气的湖面。老远的时候,他们就看见那处冒着热气的湖水上,还有十几只野鸭子。那些野鸭子看着他们两个人过来,先后扑棱棱的飞离开了这里。包括其他十几只水鸟,看到他们两个人的到来,也被惊吓得四散飞离开了这里。
高喜财小声的和刘黑子说:“这一块地方真好啊,看样子咱们野驼山里各种野物,这里都有;还有咱们山里没有的鱼类,这边的湖里也应该很多。”
刘黑子说:“湖里要是没有那么多鱼类,没有那么多可吃的东西,就不会有这么多水鸟了。你看吧,不光是这片湖面,整个这么大的一片湖面,冒气没有冻住的地方很多,哪一处湖面上都有很多很多的水鸟。”
高喜财说:“如果这个湖里确实要有很多很多鱼的话,我们以后是不是要建议大人们搬到这一片湖岸边居住。至少要在这里固定搭建几个固定的帐篷,我们隔三差五的来湖里打一些鱼,换换口味儿。”
刘黑子说:“问题是我们,包括我们村里的其他人,还是喜欢吃我们的羊肉,山里各种野兔野鸡也行,其实相比之下,大家对湖里的鱼就那么回事儿,吃与不吃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高喜财说:“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因为我们老家的李家渠周围根本就没有鱼,人们从小到大很少吃到鱼,所以对鱼也不怎么感兴趣。也就是这几年来到这里定居以后,人们才偶尔在南海子和北海子打了一些鱼,才开始吃鱼。但是慢慢的随着人们吃鱼的数量多了,也会喜欢上吃鱼的。这完全是一种习惯问题。”
两个人说话间,就在互相提醒注意安全的话语中,接近了一处冒着热气的距离湖岸十几丈远的湖面。
越是接近这一片湖面,他们两个人越是互相提醒着对方注意安全。毕竟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刚上冻不久,距离当地最寒冷的季节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湖面上的冰盖应该冻的比较薄,并不结实。如果是在夏天,即使掉在湖里也无所谓,可是冬天他们都穿着这么厚实的皮衣皮裤,如果掉在冰窟窿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高喜财和刘黑子分别把他们手里的鱼钩甩进了湖里,差不多眨眼功夫,他们两个人先后就感觉到已经有鱼儿咬钩了。
两个人在吃惊中,先后提起鱼竿,每个鱼钩上都已经钓到了一条二斤多重的鱼儿。这两条鱼都是一个品种,它们究竟属于什么种类的鱼?高喜财和刘黑子不认识,因为毕竟野驼山里的人们接触的鱼太少了,在他们眼中,天下所有的鱼都是一样的。
这边惊喜的呼喊声,想必李保山他们那边已经听到了,为此韩云龙飞也似的向这边奔跑过来。
等到韩云龙跑到这里以后,高喜财和刘黑子也正好手忙脚乱地各自从鱼钩上分别将两条鱼取了下来。三个人高兴不已的说着钓鱼方面的事情。
高喜财和刘黑子激动不已地给韩云龙说,刚才他们往湖里甩鱼钩,还有起钩的时候,看到湖面下面,还游动着好多鱼儿。可以判断,这个湖里的鱼儿是很多很多的。
不过韩云龙给高喜财和刘黑子说,大哥李保山刚才说了,钓起来的鱼够他们或炖,或烤着吃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的钓鱼,没必要浪费。另外他们吃完一会儿就要离开这里了,也不需要考虑下一顿的事情。
高喜财略有一些遗憾的说:“看样子我们没有钓鱼之前,这个钓鱼也就要结束了。你们看吧,这还用费劲儿吗?看样子随便把鱼钩甩进湖里,甚至钩上都不用钓饵就能钓上鱼来,这钓鱼也有些太容易了!”
刘黑子也是这样惊喜不已的神情和口气。
韩云龙说:“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随便填饱肚子,接下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干呢,又不是来这里为了钓鱼玩来了。等我们彻底把这些事情忙完以后,哪怕瞅一个没事的时间,单独来这边或者北海子钓鱼玩耍呢。”
说话间,韩云龙就用两根红柳条穿着两只还在不断地甩着尾巴的鱼儿,向着南面李保山和郭虎那边走去。而这边的高喜财和刘黑子,分别又一次给各自的鱼钩上挂上了诱饵,两只鱼钩再一次甩进了湖水里。
就这样,接下来短短一袋烟的功夫,他们两个人又钓上了6条鱼,每一条都是二斤多的重量。
按照高喜财和刘黑子他们两个人钓鱼的劲头,这会儿哪能停下来继续钓鱼的动作啊。可是一者刚才韩云龙说了那一番话,另外他们两个人也明白,这些鱼已经管够他们或烧烤或者炖煮吃了,再钓的多就是一种浪费。从小到大,他们的老人们都给他们有意无意的提醒,不要浪费吃的,即使有再多的吃的,再多的粮食,也不能浪费一点点。你可以尽情的吃,但是不能浪费。
这几年他们搬到野驼山里之后,尽管村集体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多,打的粮食越来越多,山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野物,只要下套或者弯弓搭箭,就可以猎获到各种各样的野物,可是从大人到孩子都有这么一种理念:吃多少取多少,绝不浪费一点点。也绝不无辜的残害山里的那些野物。
在这一点上,山里的任何一个孩子,稍懂事一点点,在大人们的灌输下,都已经懂得了这方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