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傅作霖传信(1 / 2)
第154章 傅作霖传信
魏禧的见解和堵胤锡的主张如出一辙,严起恒由衷感叹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啊!”
魏禧赶忙逊谢。
严起恒说道:“实不相瞒,我此次前往福京,正是奉了堵抚院之命,意欲说动朝廷联顺御虏,但却不知闽中情形如何,深恐有辱使命,辜负了堵抚院的一片赤诚。”
他也不是没想过自己的命运,深知此行凶险,很可能会被褫官夺职,罢为庶人,但他被堵胤锡深深折服,打定了不计得失的主意,所虑者唯有能不能说服朝廷而已。
魏禧点头说道:“听闻黄阁老(黄道周)出师北伐,已于上月离开了福京。”
这话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了很多信息,严起恒暗暗赞许,不觉心中也轻松了几分,说道:“联顺乃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希望朝廷能够效法唐太宗‘渭水之盟’,不至苛责太切。”
所谓渭水之盟,是说唐武德九年(626)突厥攻占泾阳,兵临渭水便桥之北,威逼长安,唐太宗兵少,不能与战,只得隔河与突厥可汗对话,责其背约,又设疑兵之计,给付突厥金帛,签订城下之盟,突厥因而退去,从而避免了在不利条件下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仅仅三年之后,唐军便荡平了东突厥,使唐朝声威远播,贞观四年(630)诸蕃君长诣阙,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当年的耻辱一朝得雪。
这本是个忍辱负重,以待其时的好例子,可是程宣却摇头说道:“在下听说过一件事,不知真伪。姑妄一说,东翁姑妄一听,权当佐茶的谈资吧。”
“先生请说。”严起恒对程宣信任有加,知道他是有所劝告,自然不会阻止。
程宣说道:“当年刘公宗周以犯颜直谏遭贬,阁臣为之请免刑部议罪,以‘唐太宗能容魏征’为辞,惹得先帝(指崇祯帝)震怒,说刘公比不得魏征,并说:‘唐太宗才,朕万分不如;若论德行,亦不让似他。’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严起恒知道,这件事是真的。
崇祯一贯以尧舜之君自况,不仅瞧不起唐太宗,还瞧不起汉文帝,曾有“何得用汉唐中主比朕乎”之语,程宣这是在提醒严起恒,朝野舆论都以唐王比唐尧,引经据典还是小心为上。
但是严起恒不以为然,暗想:今上不是先帝,黄道周有“中兴自古旧南阳”的诗句,以汉光武比今上,今上不也没说什么?
不过这话他不能说出口,就像程宣不敢直接说隆武帝,而要拿崇祯帝说事一样,摆手说道:“此事纯属讹传,我与蕺山先生(刘宗周尊称)同乡,常有书信往来,并未听他提起此事。”
程宣只得作罢,拱手说道:“在下的确是道听途说,请东翁勿怪。”
严起恒微笑颔首,并无责怪之意,却见严洪走了进来,笑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然又遇到一个熟人!老爷,武冈教谕傅作霖傅老爷门外求见。”
傅作霖,字润生(一字竹君),号九峻,武陵(常德府附郭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中举,官武冈教谕,何腾蛟长沙开衙后投奔何腾蛟,又与堵胤锡一起回乡募兵,在这里遇到他,也许不是巧合。
“快请!”严起恒急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