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1 / 2)
赵高是万万没想到,他跟在秦始皇身边,竟然还遇到劫道的了?
他第一反应不是再想这是否跟博浪沙遇刺一样是六国余孽谋划的伪装成刺杀的劫道行动。
而是立刻环顾道路两边的草丛。
赵高很是诧异,你说就这草丛里怎么能藏得了这么多人?
近二十人藏在草丛里竟是一点痕迹都没有。
就像你在上路正溜达呢突然就从旁边的草丛里蹦出五个英雄瞬间把你给秒了,是一模一样。
一点危机感应都没有。
赵高不由感慨,古代的自然环境是真的好啊!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
感慨完古代草丛之茂盛后,赵高又想到了那个本该的“第一反应”。
就是这次的拦路抢劫,是六国余孽谋划的刺杀行为。
其实,赵高已经将这个可能性给排除掉了。
因为六国余孽怎会知道秦始皇微服私访一事?
总不可能是远在咸阳的朝臣里面有叛徒吧?
赵高很是认真的想了一想,在众多朝臣里,能干出这等事来的……嗯……好像除了他赵高外,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没错,在赵高心里,整个大秦官员中,除了原赵高这一个奸佞外,其他官员都很不错。
哦,之前的官员不算,只算现在的。
比如长信侯嫪毐。
现在,这种可能性既然没有了。
那这次的拦路抢劫性质便不是博浪沙遇险,而是类似于兰池遇盗。
五位护卫齐齐上前,将秦始皇、蒙毅和赵高保护在身后。
秦始皇站在中间,蒙毅和赵高分列两侧。
此刻,秦始皇望着前方的拦路抢劫者,眼神阴郁。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博浪沙遇刺与兰池遇盗。
他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可不是希望治下百姓全都是强盗劫匪之徒。
秦始皇阴沉开口道:
“尔等为何不勤勉耕种,或是从军获功,以希建功立业。”
“却在此行拦路抢劫之恶,难道不知我秦法之重吗?”
赵高也附和着道:
“不错,辛勤耕种,从军建功,或者读书识字,考取一个功名……呃……反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要落草为匪?”
赵高险些口误,现在可没有什么科举制。
人们出头的唯一方法只有军功制。
不过,在蒙恬北击匈奴之前,大秦唯一有用兵之地,也就是任嚣、赵佗的南征百越。
而南征百越可并不需要一直征兵。
呃,这也就是说,如今的大秦之黔首,几乎无有出头之日。
想到这,赵高突然感觉,这些人落草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毫无希望的生活中,肆意妄为乃是人性。
这大概就是末世文小说里,很多人获得异能后,为何会为所欲为的原因之一。
既然朝不保夕,何不放荡不羁。
果然,如赵高所想,独眼大汉先是看向秦始皇,道:
“建功立业?如今哪有什么军功可立?”
“朝廷北击匈奴,征兵三十万,就征这么点人,根本征不到我们。”
“现在,可不是什么七国争霸的时候,天天都要打仗,天天都有死人,天天都需要征兵。”
“所以,你告诉我,到哪去挣军功?”
独眼大汉这番话并非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似他们这些甘做盗匪之人,就算真有征兵,他们也是怕死胆怯,百般不愿。
在他们想来,落草为寇是要比当兵更逍遥快活的。
毕竟,当兵打的都是那些敌国经过训练之卒。
而当盗匪,打劫则是那些有钱的贪生怕死之徒。
这二者,该选哪一个,简直不需要思考。
所以,他又说道:
“再说,获得军功很好吗?”
“我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流血牺牲,那些贵族却在后方寻欢作乐,犬马声色,凭啥?”
“而且,用军功获得爵位很难,但因罪降爵、除爵却极为轻易。”
“我用命换来的爵位,随随便便就被扒掉。”
“既如此,我辛苦拼命换来的爵位又算啥?”
其实,这些都是独眼大汉不想上战场拼杀的借口而已。
人,总要给自己的软弱无能,欺软怕硬,贪生怕死找一个合乎其理的借口。
当然,纯坏的人,则不需要。
独眼大汉说完,又看向赵高,道:
“读书识字?功什么名什么的,这有什么用?”
“还有,状元是个啥?”
独眼大汉似乎觉得已经完全拿捏住了秦始皇这些人,所以也不着急搜刮钱财了。
便开始怼这些人,戏弄这些人。
这算是他每次劫掠前的一个娱乐活动。
就跟猫戏耗子一样。
独眼大汉逐一反驳秦始皇与赵高的话,至于说种田一事,独眼大汉则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么苦的事,谁愿意干谁干。
辛苦大半年,交税还要交一半。
就算不用交税,农民也是最底层的存在。
所谓的“重农抑商”,就只是想将农民世世代代给按在田里。
要知道,“重农抑商”可重不过“官商勾结”。
赵高见这些劫匪还愿意与他们沟通,心中不免想到,或许可以通过言语说动对方。
赵高先是耐心解释道:
“这个状元嘛,其实就是第一的意思。”
“就是说不论你做什么,你都能够出人头地,何必一定要落草呢?”
赵高说这句话都亏心,这句话放在后世还有一些道理。
比如,你当个演员208万,当个明星8个小目标。
甚至于,这都不能用状元来形容了。
因为,状元还真不一定有他们混得好。
只不过,这句话放到大秦,则无法通用。
在大秦,贵贱有别,等级有序,唯一能改变阶级的军功制,这独眼大汉好像还积怨颇深。
不过,即便如此,赵高也要硬劝,说不定能劝动这些劫匪呢。
赵高继续顺着独眼大汉的话,道:
“还有读书识字,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独眼大汉看向赵高,逗趣问道:
“算甚好事?”
赵高眨眨眼:
“呃……”
对哦,在大秦,读书算啥好事?
这里又没有科举制,没法靠读书晋升。
就算当官需要识字,但并不是说你识字就一定能当上官。
这也是要需要有人脉的,甚至是要看身份地位等级的。
当然,读书肯定是有好处的,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像科举制那样直截了当的好处,在如今的大秦却是没有。
赵高绞尽脑汁思考着,道:
“你读了书,识了字以后,你……嗯,你的境界就提升了,思想也会升华。”
“不仅脱离了低级趣味,连说话也会更好听。”
独眼大汉皱眉道:
“说话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