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发觉中计(2 / 2)
“好,很好。周鲂、陆逊、孙权,为了引我上钩,你们这几个月可真是煞费苦心啊。”到了此时,曹休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被吴人耍得团团转。
孙礼急道:“大司马,既已中计,悔之晚矣,眼下该当如何?”
曹休闻言沉吟不语,片刻后大笑道:“吾虽中贼之计,亦不足惧!传令大军,列阵迎敌,吾倒是要称量称量吴贼有多少斤两。”
“大司马,不可啊!吴贼既然设下诡计,必定准备妥当,此时交战,于我不利,不如先行撤退,以图后举。”孙礼劝道。
曹休道:“哼,我等拥有十万之众,纵然贼兵早有准备,又有何惧哉?
更何况,此时若退,大军必乱,若吴军趁机掩杀,恐遭大败。还不如反迎上去与贼兵决一死战,如此方有一线胜利之机。”
“这......”孙礼虽觉曹休说的有些道理,但反复思量之下还是觉得不妥,又劝道:“可是我军连连赶路,早已是身疲力竭,此刻非交战之时。不如先行撤退,待......”
话未说完,就被曹休冷冷地打断:“不用说了,某是大司马,一切后果由某一人承担,汝只须依令行事。”
“诺。”
听他都这么说了,孙礼不再相劝,自去各部传令。待他走后,曹休一改刚才的霸气,脸色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他之所以一意坚持进兵迎战,除了适才说的理由之外,更多的还是面子上过不去。
若是就此撤军,那他此行就是徒劳无功、虚耗钱粮,肯定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可若是不撤,吴军既然早有准备,那就绝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
然而一旦反遭败绩,那就更加是他征战生涯的一大耻辱,如此一来他哪里还有面目回朝去见魏帝?
此时对于曹休来说当真是处于难以抉择的两难之中,他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任由军列从身边经过,只在脑海中不断计较撤与不撤的得失。
半晌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打算赌上一把,率军过去与吴军一决生死。只要此战能胜,足以抹消他数月来被吴人深深欺骗的耻辱。
“周鲂狗贼,此番不取下汝的狗头,难消我心中之恨!”曹休望着皖城方向,恨恨地自语道。
五里之地对于骑兵来说可谓是一步之遥,魏军的前锋五千骑一个驰奔就已看到了吴兵的军阵,长戟如林,刀盾如山,甲光耀日,气势如虹。
“大司马,贼兵已将此地险要尽数占据,正面吴军挡住山口居高临下,而飞鸟不敢落入两侧的山林,则表示两侧埋伏有大批敌军,此刻敌阵宛如双臂张开,正等着我军入怀。”看到吴军的阵势,孙礼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出言提醒曹休。
为了观察吴军虚实,曹休没有留在中军,而是领着孙礼等一干大将跟着前军先行一步,只留王凌统领大队人马随后跟来。
“不错,敌军确实是精心准备许久,这才在此地严阵以待。”曹休点了点头,又指着前方道:“看见那面将旗没有?陆逊亲自来了。”
孙礼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果然望见一面大大的将旗,上书大都督陆四个大字,遂道:“陆逊乃东吴名将,数年前曾大破刘备于夷陵,此人精通兵法、深明韬略,不可小觑啊。”
曹休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微笑着说道:“走,我们先回中军。”
“大司马,可有破敌之策?”孙礼见他一脸轻松,故而问道。
曹休不置可否,道:“回去之后再做计较。”说罢,与孙礼等将校领着数百名亲卫朝中军驰去,只留这五千骑兵原地待命。
“大都督,要动手吗?”望着远处的魏军骑兵,一名偏将对陆逊问道。
陆逊微微摇头道:“魏骑离得甚远,一旦我军出击,他们可从容后撤,再说我等在此摆下这么大的阵势,可不是为了眼前的区区数千敌兵,大头还在后面。
箭在弦上引而不发,才有最强的威慑。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一人出击,违令者,斩。”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