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1 / 1)
第二天早上六点,村长洗漱完后,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将建峰他们和“师傅们”的家门敲打起来。让他们在天大亮之前到达庙里。
建峰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紧急集合”的“命令”,所以听到村长的喊话后,他们便立刻出发前往三清庙;与此同时,“师傅们”还在睡意朦胧中被惊醒,在极其不情愿地情况下,掀开了被子,进行洗漱,心里满是对村长的怨言:“叫什么叫啊,烦人”!
因为天还没亮,四周还是一片漆黑,村长在前往庙的路程中也起了埋怨,埋怨自己是吃饱了撑的,自己花钱找罪受。一阵寒风吹过,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他很后悔自己没事找事,现在在这儿受冻,完全是没必要的事儿啊!
就在这样的心情中,一个个的陆续到了庙里,庙里的道长为他们准备了茶水。喝完水后,在蒙蒙亮的天光下,“师傅们”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建峰他们正式开始学习做灯笼,和小点心的技术。
刚开始,“师傅们”教他们编灯笼的框架,建峰他们因为是头一次做,将竹条烤了之后,力度控制得不太好,将竹条掰断了许多,但随着他们熟练了些,竹条掰断的次数越来越少,同时框架的形状也可以自由控制了。看到这群孩子三个多小时就学会了做灯笼的骨架,“师傅们”还有些惊讶的,因为这些师傅有的刚开始学的时候花了半个月才学会编一个完整的灯笼(当然了,肯定不是普通的灯笼,而是花式的灯笼,比如:兔子形状的灯笼。做完骨架后就是贴纸,这是需要足够的耐心的一件事,因为贴着的纸不能有皱纹,有了皱纹就会影响灯笼的美观性,自然就卖不出去了。所以在这一步“师傅们”对他们格外的严格,有一点皱纹都需要重做。就这样做灯笼这边才正式开始贴纸训练。
建峰选择了做灯笼,而阿森,选择了做小点心。
做小点心的这边不仅要学习,还得为大家做饭。
学做点心的这边气氛没有那么的紧张,学会控温,基本上就可以学会做大部分的点心。只不过,做点心的工序很复杂罢了。记住工序、学会控温,你就没有学不会的点心(好看不好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起来简单,但真的动手做之后,工序太多,根本脑子里反应不过来;温度的控制也很难,火大了,火小了都不行,点心的味道不是焦味就是没熟。而且,一步错步步错。等你做好了,才发现自己做的味道不对。学做点心就是比较费时间的技术。
就这样,他们学了一早上。
中午,教做灯笼的“师傅们”为做好的灯笼上写字、画画,建峰他们看着灯笼上的福字、诗词及画的山水与人物画,心里直接就放弃了:“这也太难了吧”!“师傅们”让他们学着在地上先试着写和画,这一写一画这才觉得其实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不过,建峰他们用的是木棍,“师傅们”用的是毛笔。而阿森这边不太顺利,早上没一个达到“师傅们”的标准的,只能改变教学计划,让他们继续进行做点心的步骤,给点心装饰的步骤只能往后推一推。
下午,做灯笼的这边,“师傅们”让建峰他们用毛笔在纸上写“福”字。因为,三天让他们学会用毛笔在灯笼上画山水与人物画不太现实,所以“师傅们”以“精”为原则,觉得练好一个“福”字足矣应付过年这点买卖。做点心的这边,经过一天的练习,总算是有几个达到“师傅们”的标准了,于是,“师傅们”为这些达到标准的点心进行装饰,阿森他们看起来对装饰胸有成竹,觉得很简单,所以,“师傅们”让他们试了试,但,阿森他们怎么摆都不能让自己满意,装饰进行了半个小时后,阿森他们还是觉得不太理想,这时,“师傅们”让他们停下,并让阿森他们看着自己。对他们说到: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东西,凡是都是要看比重的,你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也许在别人眼里已经足够完美了,太苛求完美,反而会浪费时间和你的精力;还有就是,你觉得完美的东西,别人却认为是“垃圾”,在你的眼里“垃圾”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是完美,你可以认为别人不理解你,但,你想将东西卖出去或者受到别人的认可,你就必须卸下自己“完美”的重担。你首先得要“活着”你才能“或者”。听完这段话阿森他们放下了“完美”的重担,让“师傅们”进行检验自己的装饰。“师傅们”挑出了各自比较满意的装饰。挑出后“师傅们”强调了这些只是自己喜欢的,剩下的并不是不够好,而是没有遇到喜欢他们的人,但他们也同时强调,如果他们是卖东西的人,那么,剩下的这些东西就是卖不出去东西,这,就是现实情况。所以,从一开始卖的时候,让他们在定价的时候考虑到这些情况。
就这样,建峰他们一连学了三天。
做灯笼的,有些写字练习不太好的,村长就没让他们再写字了;做点心的,有些控温的人还可以,有些记忆力还行,于是,村长让他们分工合作。
学了三天,终于有了拿出手的东西。
终于,卖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