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少奋斗十年(1 / 2)
第134章少奋斗十年
枣邸在历史上极不出名,甚至连自己的百度百科都没有。
但是正所谓当世功绩不能为当时所呈现,梵高死了之后才出名,蔡伦更是几千年后才被评为改变人类历史的重要人物。
这位枣邸差不多也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不是周毅横插一手,那么在这个时代首先提出屯田的便是这位了,此人专事曹魏的屯田,可以说魏国攻破的每一座城池都得有此人的功劳。
具体点说,那便是曹操从关中带来的三十万人虽然过了一段极难的苦日子,但是却没有一个被饿死的。
这是何等的功绩?
在此人的操持下,曹魏的税收制度也比蜀汉和吴国的税收制度强大很多,养活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曹魏才会越来越强大。
都知道蜀汉到最后是因为人才跟不上被“渴”死的,东吴是因为孙浩太捞自己拖死的,唯有北方物产丰富税收充足,民丁兴旺,最后一鼓作气统一天下,这里面少不了土地制度做支撑。
枣邸人气差,只能怪罗贯中,毕竟他一个明朝人懂什么土地革命?
这边,枣邸报上姓名之后,立刻就被周毅注意到了,用了人家的屯田政策,周毅又怎会不知道建立者的姓名?
对比于戏志才这种谋士属性居多的人才,枣邸可谓是另一种风格,就连性格都是相反的。
此时堂下,这枣邸对着周毅规规矩矩的一拜,随后便正襟危坐了起来。
严肃些好,严肃些学数学学的快,学好了正好为自己数粮食。
周毅同他交谈了起来,而此人也不负众望,说出了周毅想要解决的事。
“君侯所题的计牛入谷,应该就是字面意思,即按使用官府耕牛的多少向国家缴纳定额租谷,可对?”枣邸道。
“然也。”周毅回答。
“那敢问君侯所想的,应该是如何改进这种方式。而这,应该就是此题的破解之道了吧?”
周毅点了点头。
周毅是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这种办法的漏洞的,因为若是用此方法,遇见收成好的年份,郡中的收入不增加,收成坏的年份,农民的负担却不能减轻,这无疑是个很不妥当的事情。
但是周毅又没有办法把后世所有的具体细节记得太清楚,眼下的计牛入谷,其实便已经是周毅伙同冯煜、简翔等人深思熟虑的结果了,虽然此法可以用甚至称得上有诸多优点,但是周毅还是觉得有些粗糙。
“某在想,可否有什么好的法子,既不让郡中蒙受损失,又能使农民可以接受呢?”周毅问道。
枣只其实不知道自己近日研究的屯田之道是如何跟周毅心有灵犀的,莫非这位君侯在渔阳便已经行了此法?但是如今这些也不重要了,见到周毅询问,枣邸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我认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君侯完全可以根据每年的实际收成,制定出相应的比例缴纳租谷,丰收多纳,歉收少纳。”
“而且,若是在屯田过程中,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六成交给国家,自得余下部分,而如过用自己的牛耕种,收成则五五分账。”
周毅一听,便略有难色。
“君侯莫非在渔阳已经施行了此法?”枣邸终于问出了自己想问的。
“正是如此。”周毅点头,随即思考起了枣邸所说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