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差距(1 / 2)
长安相国府
“陛下尚未及冠,何必如此着急?天下纷乱日久,待臣收拾妥当再交由陛下手中不是更好?”
王允不知道为什么这年纪的皇帝可以这么急,先是来时用西凉军做借口,现在又以先祖为由,董卓在的时候也不急,我在你就着急,我兵权都给你了,还怕我造反?
“及冠与不及冠,会妨碍我亲政吗?”
“陛下还是习书太少,自我朝开国以来,并无尚未及冠便执政的先例,若是冒然行事,恐招朝堂非议。”
“我虽读书不多,但我亦知,这虽是常态但并不是祖制,我高皇帝四十有二才即位称帝,难道后世的君主都要到四十二岁才能执政吗?更何况,我大汉没有不让幼君执政的规矩,而往往都是外戚弄权,上欺下瞒,搞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即使皇帝及冠后执政,也不能有大作为,只能循规蹈矩,做一个守成君王!
刚刚相国也说了,今天下纷乱,汉祚凌迟,正值非常之时,天下豪杰并起,不行非常之事,拘于礼法,难道让朕坐以待毙?这是相国的大汉,是满朝公卿的大汉,但更是朕的大汉!山河破碎,百姓生艰,我怎能高坐朝堂,不闻不问!”
刘协越说越带劲,先前那半个时辰,刘协软磨硬泡,王允就是打太极也不正面回答,感觉自己是对牛弹琴,最后听到王允说刘协读书少,这才忍不住,我堂堂21世纪正经大学生,我读书少,随便甩出几个公式,就能把你震住!我连你怎么死的我都知道!我读书少,哼。
王允见皇帝性情急躁,暗暗摇头,也就半个时辰你就忍不住了,这要成了君王,还不是随性而来,乱命四出。
“陛下既然如此说来,那臣若是还执意如此,到时便成了陛下口中的‘董贼’了。这样,臣问陛下三个问题。陛下若是能答得上来,臣便于明日朝会,主动卸任相国,将国事交予陛下可好?”
“哼,你若是故意刁难,朕怎能答得上来?”
王允断不会如此,之所以有此一问,还是因为上一世刘协在上课时,某数学老师对刘协说:“我问你一道题,你若是答得上来,以后我的课你想干嘛干嘛。能行吗?”刘协当即答应,可谁知那老师问了一道需要知识点极多的综合题,但不超纲。刘协最后也没有答上来,还是在课堂上上课,之后刘协去问其他数学老师这道题时,才得知这道题并不是常规题,而是竞赛题,还是属于压轴题,老师就没打算让他做出来!可谓之老奸巨猾!
“陛下不必如此,臣所问皆是常事,陛下大可放心。”这小皇帝,岁数不大戒心还挺重。
刘协听完起身出席,对着王允一拱手:“请老师问。”王允因为教过刘协孝经,所以也算是刘协的老师了。
“今司隶校尉部下辖郡有何啊?”
“司隶校尉部,共有七郡,分别是京兆尹、河东郡、河內郡、弘农郡、河南尹、右扶风、左冯翊。”
刘协自信满满,咻咻咻便吐出七郡名称。
“那司隶校尉部户口几何?”
刘协眉头一挑,坏了,这是知识盲区啊。
见刘协半天不说话,王允则是自己喝了口水缓缓道出:“司隶校尉部共计616355户,316188口。京兆尹,领1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1城县53299户,285574口
右扶风,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栒邑、安陵。右扶风,15城,17352户,9391口。
左冯翎,领13县高陵、池阳、万年、重泉、……13城,379户,145195口。
然后是河东郡,领19县,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
刘协听在心里,自己常常自说要以民为本,结果连自己身边有多少老百姓都不知道,真相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哎。
“陛下这第二个问题已经答不上来了,还需臣问第三个吗?”
刘协知道自己八成第三个也答不上来,但此时不能认输啊!认输真就只能等到2岁及冠才能掌权了,那就太晚啦!只能厚着脸皮与王允说:
“啊哈哈,相国大人,每日忙于国事,自然对这些东西了解,而朕不曾处理过这些事务,怎么会知道呢?”
王允这次直接将手中水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
“陛下,臣之前已经将最近三年的朝廷文书,各郡县的报表都让人誊抄一遍交予宫中,就算陛下不处理政事,只要粗略的看一遍,也应该对这些有个大概印象,只要陛下刚刚说出一些,就算说不对,臣也甚是欣慰,然后陛下再说出这番话,不熟是陛下不处置政务的原因,那么臣也会先将一些简单的政务先交给陛下,帮助让陛下熟悉政务。
但臣得到的消息是,这些载有历年情况的竹简已经在陛下的书房落了灰,除了刚送过去的那几天陛下曾翻过两眼,之后便不闻不顾,而是每天在宫中与侍卫玩乐,有时又抱着舆图与侍中侍郎侃侃而谈,每日这样,陛下怎能对政务有所了解?”
这王允是在宫里安了摄像头?我怎么干什么都知道啊!这老王允在朝堂上也不说,看来是给我留了脸了啊。
“相国说的对,也不对,朕之所以不去看,那是因为那数据不准!户口多是虚数,朕也不是与侍卫玩乐,也是为了解天下,相国若是不信,便可问问门口那小侍卫,他家本有七人,但来到长安后他家就只剩他与他弟弟了,所以这些记录户口的文书,已多是废物了。故此朕才没有花费时间去看。”
刘协越说越觉得合理,毕竟事实便是如此。
“哦?如此说来,到时老臣耽误陛下了。”
“相国大人不必这么说,相国大人也是为了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