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贼!(2 / 2)
王允一说完,乌泱泱的官员,瞬间跪倒一片,口中大喊着:“臣恳请陛下降旨,剿灭西凉叛军,以正国法,还大汉玉宇澄清,万民长乐!”
好家伙,刘协一看脸又是一黑,这是走了一个董卓,又来一个王允。朝堂之上还不是我皇帝说了算呗。
这时黄琬突然站了出来:“陛下,臣黄婉还请陛下与相国以大局为重,董卓虽死,但刚刚吕将军所说,西凉军光骑兵便有十万西凉骑兵,朝廷却只有五千,而步兵,王师精锐以不复当年,经董卓之侄董璜调教,现今多是一些玩鸡走狗之辈,不可担此大任,吕将军本部更是只有两万步兵,要承担拱卫京师的职责,不可轻举妄动。若是出征,则最多出兵一万五千,面对任何一部西凉叛军都没有优势,而一旦久久无法攻克,必然使得西凉各部亲视朝廷,然后走上绝路,到时恐怕局面将不可收拾。”
吕布又说:“黄大人所言极是,西凉叛军骁勇善战,单凭我并州军士,恐不能敌,望陛下三思!”
说完便学着王允,也跪了下来。
刘协听到黄婉,吕布的话,很开心,朝中还是有支持皇帝的,比那王允好多了,我刘协拿着历史书做判断,能做出错误决定吗?我之前以为是吕布刚愎自用,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便与西凉叛军血战,搞了半天,是王允自己膨胀了,要与西凉叛军硬刚啊!
“嗯~,黄卿说的甚好,还是应当以招抚为主,相国看可好?”
王允见朝堂之上还有反对着他的人,随即站了起来,对着黄琬所在的方向,大声说道:“贼军不灭,朝廷威严何在?当初董卓倒行逆施,杀死了我多少臣工?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如今好不容易有此良机,上显朝廷之威仪,下安黎民百姓之心。子琰怎能与大义相反?虽西凉叛军有二十万,但董卓已死,剩下的西凉军士定然毫无战心,王师一到,必将望风而逃。剿灭叛军,刻不容缓,应当立即出兵,携董贼已死的气势去压倒他们!”
黄琬听后与之争锋相对:“子师所说,毫无依据,王师一动,陛下身边无人,何人来保障陛下安全?更何况如果派兵去剿灭他们,西凉兵人人都会担心性命不保,很容易引起兵变,只需几个时辰消息便会传遍整个西凉叛军,到时候他们联起手来,又是一只虎狼之师,届时仅凭这三万王师,怎能保国?皇甫嵩年轻时也在西凉统兵,对西凉军士知之甚多,不如任命皇甫嵩为西凉将军,去担任西凉兵的统帅,以便安抚军心,等西凉军安稳下来,再与李傕郭汜之流算账不迟!这样既能保国家之安稳,亦不失天下臣工之愿。”
“黄爱卿所说无不在理,甚是中肯,不知皇甫将军现在何处啊?”刘协听着,对啊!皇甫嵩也是能征善战之人,还有卢植和朱什么(朱儁jun来着?上辈子就不认识,这辈子见见人应该就认识了。这三个可是个个以少打多的猛将,黄巾被灭,还是多凭他们出力,让他们三个一起来,我还要什么刘关张!
不等黄琬回话,王允抢先说道:“陛下,皇甫嵩统领西凉军是一条不错的方法,但应当等到朝廷剿灭叛军,武力收编后再派过去,否则西凉众人定当轻视皇甫嵩将军,而养着二十万西凉军只会拖垮朝廷,而且如果按黄琬所言,先安抚,后算账,那岂不是朝廷出尔反尔?朝廷信用何在?朝廷失信与国无益,所以臣还是认为应当先剿后抚。”
这王老头怎么不听劝啊?这老王头怎么回事?这王老头是上天派来阻止我这个穿越者的位面之子?
“罢了!不用说了,传旨各处西凉军,愿意归顺者免死,仍在原地驻扎,安排皇甫嵩节制各处,待皇甫将军筛选后留下五万西凉军效命朝廷,其他按户籍,归西凉,解兵为农。”
刘协说完,王允身为文官之首,应该当接旨,可王允丝毫不动,刚刚还据理力争的他,现在反而死气沉沉,仿佛入定了一般。刘协以为是自己没说清让谁办只能再说:“着相国王允立刻办理。”结果王允还是不动。刘协一下子明白了。这不是不知道谁办啊,这是人家压根不想给你办啊!想到此处刘协面色一冷,只硬着头皮说道:“相国不愿办理此事?”
王允听到皇帝如此语气,又想到了前几日的那次见面,只好拱手回到:“非臣不愿办理,实在是陛下年少,不知政事,现在陛下要逆时局而行,臣身为百官之首,乃朝廷重中之重,故不敢行此诏命,以乱天下。且陛下尚未亲政,这样的国家大事,还是交给老臣来办比较合适。”
好啊,还是把我当小孩了。狗贼王允按你办法你就死到临头了!
皇帝与王允谁也不退一步,刘协这次终是刘协憋不住了,站起身来,竟直直的向王允走去,来到王允面前用手撩开自己的冕旒珠,使得诸位大臣能看到刘协冷着的脸,又回头眯着丹凤眼盯着还在龙椅旁站立的阉人,回过头来又睁大眼看着王允,沉默良久,然后用所有朝臣都能听到的声音开口问道:
“相国,欲为董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