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边关告急(1 / 2)
“军务?”
听得弘治皇帝谈及边关军务,张鹤龄一惊:“这边关难道又出问题了?”
弘治皇帝苦笑一声:“我大明边关,又何曾安定过?”
这话倒是不假,大明幅员辽阔,四方都有强敌,这其中,以北方大漠诸雄最为强劲。
北方大漠之上,鞑靼、瓦剌争雄,另还有乌梁海、蒙古本部等诸多势力纠纷。
这些大漠游牧民族,无一不对大明万里江山有所图谋,不时来犯。
他们每每来犯,都会给大明边关百姓,带来无数痛苦。
更有甚者,还有破关而入,直取京师的旧例——那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不是围了京城三个月么?
一想起昔年间那场重创大明的惨案,张鹤龄心底打颤。
可不能让大漠强敌打进来啊,这北京城离边关那么近,真打进来,我的小命可难保。
他不由关切道:“可是最近北方强敌又来犯关?”
弘治皇帝点点头:“每每到了寒冬,漠北地区的鞑靼人便要南下侵掠。我边关军士严防死守,一日不敢松懈。”
他又叹了口气:“今年的情况,怕是比往年还要更糟一些。”
“哦,这是为何?”张鹤龄问道。
弘治皇帝望向西北方向:“那宣府地动,边官防线已有松动。若鞑靼人进犯宣化府,我边关怕更要吃紧。”
宣化府,乃是明初就设立的戍边九镇之一,本就是边关重镇。
这永乐地定都北平时,就曾立过“天子守国门”的重言,那意思就是以北平城为根基,镇守大明北疆。
而这宣化府便是京师门户,战略地位极其显要。
想那宣化府刚经历地震,边关防卫力量,定受到地震影响而折损。
再加上近来要忙于赈灾救民,那边关军士也被调拨了部分,更削弱守关力量。
如此机遇,那漠北人又岂会错过?
他们定会趁你宣化府防卫虚弱之时,前来进犯。
弘治皇帝轻叹道:“朕已增兵戍守,但那游牧民族骑兵彪悍,常以小股力量游掠而来,一旦破关便是烧杀抢掠,劫掠一番后又迅速逃离出关。”
张鹤龄皱了皱眉:“难道就没法防范?我大明兵力远强过对方,难道还打不过游牧民族?”
弘治皇帝轻叹:“对方行动迅猛,来去如风,压根不会拉开了和咱们打阵地战,兵力再多又有何用?”
张鹤龄叹了口气:“这倒也是……”
游牧民族强的就是骑兵,这一点明军实难与之抗衡。
对方压根不攻城,也不和你打阵地战,就凭着游骑骚扰突进,你很难防范。
除非,你能料敌先机,早早地布防。
否则对方强闯入关,烧杀抢掠一番就退了回去,等你大明军士收到消息,再派兵驰援时,人家早退出关外,到了安全地带了。
明军又不敢出兵进入大漠,只能看着敌人扬长而去了。
张鹤龄低头沉吟起来,他在想,或许能有法子,对付对方的游骑。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预知其动向,早作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