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奔丧(1 / 2)
“兵法上讲,形态相同,趋势各异。之前,秦末民无定主,故高祖、光武皇帝重赏投靠降伏之人,以劝来者。
如今,海内一统,只黄巾叛逆。允许降伏无以劝善,杀之足以惩恶。
更何况黄巾多数已沾了血液,野了性子,对官府、豪族等人上之人毫无敬意,今日放纵黄巾俘虏归去,他日必将复叛。因此,饶恕俘虏绝非长策!”
董卓结结巴巴,将一席话说完,擦了擦汗,见众人都愣住,心道李儒确大有才干,准备的说辞能震住台面。
宗员疑惑董卓如何长了见识,嘴上也不揭破:“董中郎将说得好,何况士卒们死伤无数,得到的却很少,如今不厚赏士卒,下次平乱如何让他们卖命?”
刘备:“战场之上,两军对阵,生死较量,皆须发怒张,奋其智勇,刀剑无眼,箭矢遮天,生死各安天命。
战场之后,俘虏伏地,人皆胆寒,脱甲执白,弃械求饶。屠之如屠鸡狗,不足以言勇。若能诛其首脑、骨干以严律法,赦免大部普通俘虏以展恩德,则多数俘虏既感激不尽,又胆寒怯弱,怎会有复叛之心?”
杨璇:“你们三人都说的极有道理,争论的焦点都是别人手中的俘虏,何不各扫自家门前雪?”
“不可能!”三个人斗鸡眼一般,互不相让。
刘备属下原本就有黄巾降将、降卒,以降卒招募降卒,当然无往不利,因此向他投降的俘虏特别多,有万五千余,他却只报告1万。而宗员、董卓一向有杀俘之恶名,几个人加起来俘虏总数也只有二万也就不奇怪了。
可人都有嫉妒、自矜之心,不愿意承认自己之错误,不论宗员、董卓,都认为许多被打得走投无路的黄巾投靠刘备的原因,必然是刘备手伸得太长、私下用了手段。
反之,刘备觉得两人做法不符合儒家仁义为本的价值观。
正僵持不下
清河相刘虞突然出声:“要说难以驯服、不听调遣,南匈奴、乌桓、羌人比黄巾更严重,既然宗、董二位中郎将能降服乌桓、匈奴,自然能够把黄巾值得服服帖帖。这些年,守护边疆之士极其缺乏,不如让俘虏北上戍边。”
董卓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心想你刘虞跟我一伙,怎么帮别人,指着刘虞说不出话来。
刘虞却不当他一伙,之前围攻广宗,刘虞扎营东门外和界桥之间,为黄巾大败,张梁部逃入清河国,几乎丢掉性命和官职,当时还挺感激董卓来援。之后逐步想明白界桥如此重要之地,董卓不亲自屯守,又不派遣精锐屯守,而让刘虞这般不懂军事之人屯守,早就打着围三缺一的打算,代价就是刘虞的性命和前途。
。。
商议毫无结果,最终自行其是。
董卓将五千俘虏砍了脑袋,做了首级,加上击杀张角的功劳,因此封为乡侯,秩3户,宗员乡侯3户。刘备亦为乡侯并之前共26户,由于没有足够官职,只给他议郎的虚职。
卢植也因为察觉黄巾、建立策略、破张角等有功,不仅免去了罪过,复为尚书,还得封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