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3章 数风流人物(感谢Smile流心打赏加更!)(1 / 2)
王旦四处瞧了一眼,确认没人注意后,才低声说了一句。
“我爹说陛下不喜欢神童,二十岁之前参加省试,都会被压一届。”
苏易简皱眉,“仔细一想确有道理,陛下在位这几年的科考,二十岁以下的进士,一个都没有。”
“贤弟,你今年十五……这一科,悬呐……”苏易简担忧。
杨延嗣对此并不担心,只有他知道,这一科,将会终结赵光义不喜欢神童这个想法。
“考不中还有下一科,三科不中,朝廷自会补我一个进士出身,到时候依旧可以做官。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杨延嗣所述的是事实,宋初的时候,每一科录取的进士并不多,所以导致地方官奇缺。为了弥补地方官奇缺的问题,朝廷对三科省试不中的学子,会补一个进士出身,然后出仕。
王旦闻言,莞尔一笑,“杨贤弟能这般想,为兄就放心了。只不过杨贤弟若是落榜,汴京城里的许多女子,只怕要哭的肝肠寸断了。”
王旦调侃杨延嗣,苏易简却并没有他那么看得开。
他和杨延嗣住在一起的时间,远比王旦这个名义上的室友长久。
他多多少少能够感觉到杨延嗣不会甘心落榜的。
三人一起,进了礼部衙门。
礼部衙门内排着长龙,一位位学子手持着印鉴凭证,在等待核名。
礼部衙门衙役分了六班,维持秩序。
衙门里有三个查验窗口。
学子们会提前递上一个报备的纸条上去。
站在查验窗口的衙役,会唱名叫人,被叫到的上前去被查验。
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学子们为了提前核名而争抢。
“濮州张咏……”
衙役们一声高喝,一位四十多岁,身体修长的壮年出列,随着衙役们进入到了查验窗口。
濮州张咏?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杨延嗣略微一愣,随后莞尔一笑。
又碰到了一位历史名人。
传闻濮州张咏,年少时家贫,喜剑术,好说大话,十九岁才开始学文,四十四岁才考中进士,入仕后,为官清廉,断案如神,深受百姓爱戴。官位一路擢升到了礼部尚书。
此人诗文俱佳,留下了不少经典名作。
当然了,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此人是传说中的纸币之父。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张咏发明的。
在伦敦的英格兰银行中央的天井里,种着一棵英国少见的中国桑树。原因就是因为张咏发明的‘交子’原材料就是桑树叶。
……
“澶州晁迥……”
衙役们再次唱名,一位四十多岁,体态微胖的壮年出列了。
晁迥,文学家,藏书家,有名的庄学思想大家……
史料记载,他手里的藏书传到南宋的时候,达到了24卷之巨。
在宋代,这个藏书量,堪比现代的图书馆了。
……
“洺州李沆……”
李沆三十二岁,体态瘦弱。
此人以后了不得,北宋名相,有‘圣相’之美誉,史评价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貌似以后擢升到宰相的时候,和杨延嗣身旁的王旦还是好搭档,好基友。
……
“孟州冯拯……”
冯拯二十二岁,其父冯俊乃是赵光义潜邸之臣。
有其父为马前卒,冯拯以后的仕途可以用一马平川形容,也难怪他日后坐上了宰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