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废稿勿阅)(2 / 2)
攸原越来越富庶,王畿的发展却基本上还在原地打转。暮歌城的旧殷民们,自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正是三族当初准备暗杀攸雍、之后八族也跟随繁呇叛乱的根本原因。
攸侯本人,并非没有打算带着旧殷民一块“起飞”,然而基于旧式的氏族架构,攸雍最多只能对这些氏族的族长拥有一些间接的影响力。
虽然,攸雍确实可以凭着自己的小相国地位,强行以朝廷命令试图强迫氏族跟随新的政道,但这个时代的主体仍然是贵族政治,这一点无论是东迁之前,还是东迁之后,都没有很大的改变。
如果要改变,要么彻底跟旧殷民这些氏族撕破面皮,要么自己亲自做个榜样,然后循循善诱——攸侯雍明白,无益的内战只会空耗大邑商的国力,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利益没有太大损失,他是愿意暂时妥协的。
不过,如今是旧殷民自己首先掀了桌子,那就不能怪攸雍,不再尊重当年跟他们立下的共治承诺了!
之前因为三尹同时离开王畿,因此设立了“十二臣僚”负责留守亳攸。如今,宗祐帝按照攸侯的进言,下令将其废除,朝政诸事皆决于上尹。
随后,攸雍又从攸原各城再次紧急征调一批军役,让他们迅速赶到王畿。
暮歌城的所有居民都被驱离出城,分批迁往不同地方居住:
三分之一的人横渡攸泽,在攸泽北岸的一条小溪旁边重新建立城邑。城邑的式样,完全仿照奄阳的规划,每八户为一里、每八里为一坊。
这些原来的“王都之民”,迁居新城之后,只能分别住在每个里的其中几户,其余的住宅,则主要分配给另外从攸原迁过来的居民。
剩下三分之二的人口,则迁往攸原各城,原来的殷民旧氏族就此被攸雍彻底分拆掉。
原本位于暮歌城的大邑商宗庙被迁到亳攸,而亳攸则派出一半人口,前往暮歌居住,空出来的居住区域,由奄阳的移民补上。
邢丘城的居民,一部分迁到攸泽北岸的新城,其余的则迁到相津以及奄阳。
彻底空出来的邢丘城,重新按照奄阳的布局而加以改建,原本的夯土城墙也用砖头加固,攸雍如此大费周章,是在筹备将帝室迁往邢丘。
之前实际国都在亳攸,因此把宗庙留在暮歌,让宗祐帝每年回去祭祀一次,算是安抚当地民心。如今迁都邢丘,自然也按这个办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