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小相国重修殷制(2 / 2)
余的父帝,定于庚日祭祀,曰‘武庚’。先王河亶(dǎn甲、帝乙、帝辛,改称为河甲、文乙、武辛。
余身份尊贵,应在亳攸垂拱而治,诸项朝政庶务,则全数托付给三尹。”
攸喜生前,曾经准备让宗祐帝任命攸雍为“大相国”;攸雍经过一番审时度势,决定继续担任尹职,把大相国的尊称留给自己的父亲。
旧的俗称没了,新的俗称又会诞生,世人渐渐又把攸雍称为“小相国”,毕竟他本来就是大相国攸喜的小儿子。
当然,三尹制度这时候再次有了不少改动:
原本只是俗称的上尹、左尹、右尹,此时成为正式的职称,攸雍终身担任上尹,左尹由殷商八族的子弟通过抽签而轮流担任,右尹则由牟(mu氏和牫(gē氏轮流担任。
随着宗祐帝的即位,牟殽(yáo之前的尴尬地位,终于迎来了解套的办法——
养子牟颇仍然是牟氏的继承人,至于牟殽的亲儿子貈(mo,则另外赐为牫氏,将来牟殽死后,其家产的三分之二归牟颇,三分之一归牫貈,两氏共同尊牟殽为祖先,世代祭祀之。
上尹总摄殷商国政,全权负责攸原的军政和民政;从攸水口直到攸泽口的整个攸泽南岸,以亳攸城为界,分为左王畿和右王畿。左王畿也就是暮歌城一带,由左尹全权负责当地民政,右王畿也就是邢丘一带,由右尹全权负责当地民政。
王畿三城,若有极为重要的大战,则由三尹一致通过,以帝命的名义征召军役,组成一个师的部队,称为王师。
至于奄阳城以及将来在攸原建立的其余城邦,当地的军力则由上尹自行调动,但如果没有特殊事由,不能随意进入王畿的范围之内。
以上的各种决定,简单来说就是攸雍决定跟殷商八族建立共治的局面,他需要争取时间在攸原大举建设,以及彻底将陶氏、尾勺氏以及邽氏的势力打散。
宗祐帝的即位诰令颁布后不久,攸雍再以其名义宣布了另一件事:诸帝的诰令,若没有三尹的一致副署,全都属于伪造朝廷文书,拥有、流传以及制作伪书的人,剥夺其所有领地和财产,全族流放。
就这样,在第二批移民当中人数最多的陶、尾勺以及邽这三个殷民氏族,其中一部分男人被流放到攸原,另一部分则被流放到当年攸喜南下征讨七夷的时候,曾经亲自驻扎过的逢水口营寨。
至于三族的女眷,则被其余的殷民八族全数瓜分,毕竟在暮歌城一带的商族人当中,男女比例非常悬殊。
这些人坚持打着不娶夷女的旗号,然而他们又不能一下子就让很多商族女婴长大成人,自然就想出各种刁钻法子,以求延续自己家族的香火……
此时已经回到奄阳城的攸雍,内心却是一副坐看好戏的态度,他有预感,这殷民八族,将来有一天会再惹出什么事来。
在那之前,他要做的是尽可能充实自己的力量,建设好攸原。所有的条氏族人,除了一小批留在暮歌之外,大部分人已经被他迁到了右王畿,负责监视牟氏和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