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忠诚的延恩侯(1 / 2)
第116章忠诚的延恩侯
说起来这还是一个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梗:“忠诚的延恩侯”。
延恩侯这个爵位属于“二王三恪”系统的,也就是俗称的恩养前朝宗室,做做圣主明君的样子。
周朝分封的宋国,西汉分封的殷绍嘉公、周承休侯,曹魏封的山阳公都属于这种行列。
前前朝属于“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的类型,分封的朱明“二王三恪”对象就是这个延恩侯。
这个延恩侯的末代,在冯玉祥进驱逐溥仪到天津后,专程坐火车前往拜谒。
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士敦见状,说“延恩侯的名字从未使他的状况好转过,但他还来忠诚的感谢‘延恩’”
嗯,表面上可以算是“两个王朝宗室的和解”。
可实际上呢?
前前朝“延恩”的同时对朱明宗室大行杀戮,这个延恩侯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甚至就连政治权利上,明孝陵延春秋案扫之命,却无服明服,行明朔,用明礼之实。春秋二祭,都有必须“呈明前往”。可以说是有名无实。
而最关键的是这些年扒出这个延恩侯甚至根本不是老朱家的种!
初代“延恩侯”是雍正二年,突然找到了一个叫做“朱之琏”的人,此人被号称是朱元璋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后人。
当年十二月,朱之琏被赐为一等侯(死后被追赠延恩侯,世袭罔替。),因为据说他是明帝的后裔。
据说这个延恩侯朱之琏的父亲叫做朱彝某,具体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已经不可查,甚至这个“彝”字也是后人推测的代王一系辈字。
清代史料《东华录》对于朱之琏的来历是这么写的:“查得镶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简王之后,简王后裔代王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亲询宗系,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
嗯,朱明是没有以宗室爵位做监军的先例,一直到明末才刚刚开始允许宗室科考,什么时候蹦跶出来的一个能监军洪承畴的人?
按照《东华录》的记载,似乎朱之琏的确就是明代代王的后代了,但问题就在这儿,老朱家子孙后代都是金木水火土做偏旁,这个老朱家监军被八旗俘虏后生下的孩子和朱元璋一样是王字旁算是什么鬼?
其次就是在辈字上面,朱之琏儿子朱震,孙子叫朱绍美,曾孙叫朱怡凤,再往下的朱毓瑞、朱秀吉(朱秀祥)、朱贻坦(秀祥族祖)、朱书桂(坦族叔)、朱鹤龄、朱诚端、朱煜勋有一个算一个,那个继续了老朱家十三房“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的辈字,哪一个遵循金木水火土的偏旁?
再说前朝民国时期有一个叫做张相文的人专门去了一趟延恩侯朱煜勋的家考证发现这家人从出自明太祖的哪一支系?哪一年受封为侯?传了多少代?都茫然不知。
不谈祖先,谈他自己的职司,客人们以为他既奉祀明陵,当然到过凤阳,祭扫过在南京的孝陵;谁知他连凤阳和孝陵的远近所在,亦不明白。
于是只好请他拿家谱出来看了。不知道他是根本没有家谱,还是另有别的顾忌?吞吞吐吐地,表示改一天再说——很可能是没有家谱。因为封侯的来历就不明;而看朱煜勋的家教,亦不像是慎终追远,重视谱系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