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章 会花钱(2 / 2)
孙策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他建议袁权等人筹集一部分资金,采取后世基金会的方式,独立经营核算,用每年的利润来资助印行学术专著。以天下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来计,每个郡学堂收藏五部,每个县学堂收藏两部,印三千部书,总费用也不过三五十金,每年十部书不过三五百金,影响却非同小可。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可以一直沿续下去,只要经营有方,传个几百年、上千年一点问题也没有。不仅学术界能够因此得利,郡县学子也能从小就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学问,受益匪浅。他们长大了,又怎么会认为提供基金的人为富不仁?
这样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建立一个助学基金,专门资助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你单独给钱,影响不大。成立一个基金会,天下人都知道。
袁权深受启发,连连点头,掩唇而笑。“论花钱,大王天下第一。”
孙策抱起袁权,在她额上亲了一下。“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资助你们经商了吧?这叫放水养鱼,鱼养大了,我才好收利。会赚钱的人很多,会花钱的人却不多。有足够的钱掌握在你们几个人手上,我才能掌控这些钱该怎么花,又不用朝廷的名义。”
“原来如此。”袁权双臂环着孙策的脖子。“这么说,我们也是为大王效力?”
“当然,而且你们的贡献一点也不逊色于首相、计相。”
“那我们以后也能封爵吗?”
“当然可以。凡是主持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基金会,都会得到应有的荣誉爵位。我准备设计一种勋章,届时奖励给你们,并在礼仪中加入一项,勋章获得者可以参加相关的仪式,比如新年大飨、藉田之类。”
袁权眼神灵动,吃吃地笑了起来。“那妾可得好好考虑一下,不能落了后。”
——
祢衡呼哧呼哧的上了山,一路上遇到无数人,他都视而不见,横冲直撞,引得无数人侧目怒视。
来到山顶的平台,他看到孙策和荀彧并肩则立,正轻声交谈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孙策转身看了一眼。
祢衡下意识地收住脚步,拱起手,躬身施礼。
“平原布衣祢衡,见过大王。”
荀彧很意外,看了孙策一眼,又盯着祢衡上下打量。他和祢衡见过无数次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祢衡这么规矩,虽说离彬彬有礼还有一些距离,可是对祢衡这个狂生来说,没一见面就翻白眼,大放厥词,便是不容易了,更何况还主动行礼。
看来吴王那三个问题真的难住祢衡了,要不然他不会这么老实。
“祢正平,来得很快啊。”
“大王有召,不敢拖延。”
“可惜孤给你提的三个问题,你到现在只勉强回答了一个。”
祢衡脸色很难看,嘴唇嚅了嚅,仿佛要开口骂人,终究没骂出口。“衡愚昧,敢请大王指教。”
“知道这是哪儿吗?”
“观象台,术士观天象之处,想必大王是要回答‘天尊地卑,地以何礼敬天’的问题。”
“没错。”孙策点点头,转身荀彧。“荀大夫,你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荀彧略作思索。“地以道奉天,非礼也。”
“正平以为这个答案可否?”
祢衡一愣,脸色变幻了片刻,忽然反应过来,忍不住一声长叹。“原来如此,那倒是……好吧,衡愚昧,因题索解,未能及远。天地之初,未有生人,自然有道无礼。大王的意思是说礼因道生,制礼不能背道,背道则不祥。故三代之礼虽不同,皆奉道行,然乎?”
孙策微微颌首,转身看向远方。“然,亦不然。”
祢衡上前一步,逼到孙策身后,几乎要伸手去抓孙策的手臂。被一旁的郭武一瞪,又乖乖地把手缩了回去上,向后退了半步,躬身再拜。
“敢闻其详。”
“礼不仅因道而生,亦因形势而变。道不变,形势却要变。三代形势不同,故礼不同。礼与形势相适应时,则礼通乐和。形势变了,礼若不能顺应形势,则不免礼崩乐坏。故为新朝制礼,当先观道,再论形势,然后方可制礼,否则纵能引经据典,亦不过徒具形式,有羊无礼。”
祢衡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大王高屋建瓴,令衡茅塞大开。”
荀彧若有所思,面露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