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2)
“灵感”与“思绪”(让想象不仅是空想
1年前·来自专栏清风已逝指间流沙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ufffc
小说创作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ufffc关注
任何一个创作者估计都不会对‘灵感’这个词感到陌生。
但这是一个分歧很大的概念。
有人视其为创作的核心,有人对其将信将疑,有人干脆否认灵感的存在。
至今为止,我很少看见会有人将灵感单独拎出来说事,因为灵感本身便有着无法言传的特性。
即使让一个经验丰富老作者来回答,灵感究竟是什么?
短时间内恐怕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单纯的语言和文字很难将灵感的概念进行通俗的表达。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定义,我个人愿意将其解读为:
“一个让你自己都感觉到震惊的妙想。”
——————————————————————————————————————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点子’‘创意’‘思路’‘想法’来代指灵感。
亦或者说,表述‘灵感’的某一方面。
但灵感绝不仅限于此。
许多人觉得灵感仅作用于故事的起点,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一个故事所产生‘脑洞’。
这种说法没错,但肯定不全面。
首先,灵感并不仅限于‘故事’,他实际上涵盖了小说中的许多方面。
你的故事布局中会有灵感,你的小说结构中会有灵感,你的具体写法中同样也包含灵感。
这种针对于如何更好讲故事的灵感,实际上比单纯的‘故事脑洞’更加重要。
其次,灵感不仅限于小说的开篇,一部小说从头至尾,灵感作用于所有环节之中。
长篇小说作者对此应该更有体会,一部好的小说,绝不仅仅是少数几个灵感可以支撑起来的。
能够讲好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作者本人大量的灵感去堆积。
最后,灵感不是凭空产生,虽然它出现时给人的感觉是这样。
灵感绝大多数时候是作者接收到某些外界的信息,根据外部事物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联想’。
许多时候,最终的灵感可能会与造成他产生这种想法的事物天差地远。
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每个灵感都是有源头存在的。
可能这种源头会被作者自己忽略,但他在客观上一定存在。
——————————————————————————————————————
灵感有两个非常直观的价值,一个是提升作品质量,一个是应对各种卡文。
这里简单的将灵感分成两大类:‘故事灵感’越‘写法灵感’
故事灵感自不必说,推演剧情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好的灵感甚至能作为一整段故事的核心。
将核心扩展城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思考过程中同样需要灵感与灵感之间的串联。
一般情况,最常用来推进故事的无非是‘人物、冲突、环境’这三种。
正因如此,故事的灵感也多围绕这三个模块而产生。
人物的灵感,一部分取决于人设,另一部分取决于人物的行动轨迹和心理变化。
灵感在这里能起到的作用决定了这些方面在整个故事中的走向。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去推演故事的发展。
但当逻辑思维陷入僵局的时候,就需要灵感来打破僵局,尝试在剧情中找到新的出路。
冲突的灵感换一个形容可能会更好理解,那便是‘剧情的切入点’。
不同切入点产生不同冲突,从而影响故事线的方向。
基于作品世界观下找出效果最好的那条切入点,这本身就是灵感的工作。
环境的灵感往往在于世界观在运转时的变化,这其中的核心是‘事件’。
无限的可能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条,同时也是故事最需要的那一条,便是灵感。
至于‘写法灵感’,我个人更喜欢将其称之为‘描写上的灵光一闪’。
相比于故事灵感,实际上对作者来说,写法灵感是更为活跃的。
一个事物如何描写才能达到更好效果。
剧情应该怎样表现才能呈现出自己想要达到的那种张力。
同样一个故事线,不同的人写出来有不同的感觉,这本身就是写法上的问题。
小说的写法并不是单纯的练习,他不是‘技能’而是‘技术’。
能够认识某种写法是一回事,能够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
能够掌握这种写法是一回事,能够巧妙运用到作品之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就好像很简单一个‘比喻’的修辞,每个人都认识他,同样也能理解‘比喻’的含义。
但是能否信手拈来的使用这种修辞,在这之上如何将他用的恰到好处。
这最后一步,便是‘写法的灵感’。
作者如果写的文章够多,经常会有一种‘灵光一闪’,知道这句话应该怎么写才最好。
综上所述,灵感在故事质量上所能起到的效果是非常直观的。
许多人仅仅将他当成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仅仅在卡文时才想起‘灵感’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
灵感并非遥不可及的存在。
他取决于作者的‘阅历’和‘积累’。
不管是故事还是写法,本身都是作者自身所积累的‘武器库’中的一种。
当你的武器库足够强大,灵感产生的几率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这点,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早已道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究竟什么是‘下笔如有神’,讲的实际上就是灵感。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这就好比是手游抽卡。
一次只能抽一张卡的时候,ssr的几率很低,当你能够十连抽的时候,ssr便不是奢望。
当你只知道撩撩几种故事核跟写法的时候,灵感自然很难出现。
但是当作者的脑子里存着无数种故事和,数十种写法技巧的时候,灵感变回源源不断。
可供选择的基数越大,能够检索出合适方法的几率自然越大。
这种概率提升不是‘倍数’,而是‘次方’。
从实用价值和使用频率来说,相比于‘故事灵感’,‘写法灵感’更为重要。
故事灵感能够决定你的故事本身是否精彩,但写法灵感决定能否将原本平庸的故事写的更好。
只有这样的双重保障,才能够让作品的成绩有所保障。
——————————————————————————————————————
关于如何积累和产生‘灵感’,我能说的并不多,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而且这些方法实际上并不难搜集。
这篇文章一开始我想说的只有一点‘如何对灵感进行取舍,能够更合理的使用灵感。’
灵感对于一本小说来讲至关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说本身即是灵感堆砌而成的产物。’
但是!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灵感都是有价值的灵感。
一本小说真正能够投入使用的灵感,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剩下百分之八十的灵感,都是作者必须要做出取舍,最后忍痛舍弃掉的废弃品。
灵感方面最重要的不是积累,不是扩展,而是‘分辨’和‘取舍’。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部电影的‘未剪辑版’和‘成片’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部电影在拍摄计划中可能会录下海量的‘胶卷’。
但最后一定会剪辑掉大部分,只留下那一百二十分钟的‘成片’。
这不仅是因为电影的观影时长限制也是为了保证故事的可看性对灵感做出的必要取舍。
小说的篇幅自然比电影要宽裕太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这种取舍的必要。
“一个让你自己感觉到震惊的妙想。”
问题便出在‘自己’的‘震惊’两个词上。
许多时候,突然的灵光一闪,深深被自己的灵感所折服,觉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真的将其写入剧情中时,大多数时候并不如你想的那惊天地、泣鬼神。
甚至严重的话,因为一个不合适的灵感而导致整本书突然崩盘的例子同样屡见不鲜。
因此,如何判断哪些灵感是可以用的,哪些灵感是暂时封存的,哪些灵感是需要舍弃的,这种取舍便显得至关重要。
——————————————————————————————————————
一、一致。
亦或者可以叫‘统一性’,随便怎么称呼都无所谓。
判断一个灵感是否合用的最大的一个前提,便是看这个灵感是否与你的小说保持了一致。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最要的便是尽可能保证自己的思路清晰且连贯。
假如一本轻日常的文娱为核心的小说,剧情中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工克隆。
然后通过一些线索告诉读者所有的明星都是克隆的产物,这背后存在着一个怎样的阴谋。
不管你自认为这个点子有多妙,都请把他从脑海中删除。
这样的灵感无助于提升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