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生如枝上之落花(1 / 2)
十二月二十一,新任大将军刘备带着三万军士返回长安,为明年即将开始的东征做准备。
当他的前锋在城北扎营的时候,长安的百姓看到前头的云纹伏虎旗,一下就认出来了。即使时隔两月再见,他们都记得这支不侵扰百姓的军队,也知道这位年仅三十二的大将军乃是整个汉室的希望,于是都争相拥堵在横门前后,想一睹刘备的风采。
只是刘备的亲军在较后处,一直到了日中,他才与百余骑士幕僚一同进城。为了表现亲民,刘备一行人都没有穿戴甲胄,只是身穿寻常戎服,外披以一条羊绒披风,头戴挡风的斗笠,两旁的百姓知道他是刘备后,都对着他起哄,想看看他的脸,刘备便摘下斗笠,在马上对众人微笑。
刘备面容周正,双眉如刀,笑容和蔼而不失英气,但不是个长须美髯的烈男子,这多少令周边的百姓有些失望。这时候,有一些从白马寺逃来的天竺僧人说,大将军双手长可过膝,耳垂大可顾见,这皆是佛相啊,莫非大将军是佛陀转世吗?说罢,他们便低头念着阿弥陀佛。长安的百姓大多听过白马寺的传说,知晓佛陀是西方的神人,听这些僧人们如此说,也都欢喜起来,说若是如此,天下便不足定了,再看刘备容貌,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
陈冲此时早已出府,就在横门后骑马等待着刘备。等他走过来,两人自然并驾齐驱,陈冲对他笑问道:“玄德,最近没我在晋阳,想必有一种鸟上青天,虎脱藩篱的感觉吧。”
“那我现在是重入藩篱吗?”刘备脸上虽带着笑意,但神色却显得颇为疲惫,他对陈冲感慨说:“人生短如枝上之落花,天下形势又于须臾变化,出并时我携举州十四万男儿,回并时却不足十万了,面对并州父老,我颇为汗颜啊。庭坚,如今带兵返京,反而有离开藩篱之感。”
“是出什么事了吗?”
“国让(田豫战死沙场后,他的老母无人赡养,我派人去幽州接她来晋阳,打算像对亲母一样侍奉国让的母亲,孰料老人家得知消息后,悲伤过度,在来晋的路上就病逝了。我只好把她葬在晋阳城南的龙山上了。”
陈冲闻言也有些默然,他太息说:“若是想让天下太平,如何能没有死伤呢?也只有让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才能对得起死去的这些魂灵。”
两人走了一会,刘备又把斗笠戴上,跟陈冲谈及另一个消息,他说:“得到开府之权后,我本想第一个告知老师,并把他迎回晋阳,赡养其万年,于是也派人去涿县老家,打探老师的消息,但”
谈及卢植,陈冲脑海中立刻浮现起那个太学里刚直又倔强的老人形象,他见刘备不往下说,便问道:“是没打听到吗?”
刘备慢慢说:“打听到了,老师他辞官之后,一直在上谷黄龙山卧牛山一带隐居,去年袁绍曾拜他为军师,但老师不受,已于今年九月过世了。我派人到涿县时,老师刚刚下葬,不过土穴薄棺罢了。”
“卢公没留下些什么话吗?”
“没有。子家(卢毓只跟我说,老师临终之前,常读《橘颂》,以致落泪泣血,临终时,双眼已不能视物了。”
陈冲默然,也明白了刘备的感受。他从小亡父,在叔父刘德然的资助下到卢植门下学习,虽然卢植对他并不关照,但刘备对卢植却深深敬仰,口中虽不言语,心底里却视其如父,如今卢植既没看见他功成名就,也没对他留下寄语,想必刘备心中,应当有深深的遗憾。
而卢植反复吟咏屈原的《橘颂》,想必也是心有不甘吧,他常年以匡扶社稷要求自己,最终却只能避难山野,坐看国家崩坏,又怎会没有锥心之痛呢?临死之时,恐怕除了对自己的深深懊恼,也什么都不剩下了。
到未央宫面圣之后,刘备将卢植病逝的消息告知百官,以学生的身份为卢植请求谥号。百官公卿闻之都分外悲伤,他们相互感叹说:卢植、朱儁、皇甫嵩、董卓,原本都是国家的北疆栋梁,如今在短短一年间,竟然全部都过世了,有的客死深山,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晚节不明,有的死为叛臣,可见都是上天的意思啊!从今往后,恐怕再也回不到乡野清议,朝堂品评的时代了。最终决定以道德博闻曰文、由义而济曰景的含义,追赠卢植为文景先生。
当夜,刘备在司隶校尉府落脚,陈冲将前些时日三辅推举的人才都带了过来。除去杨修、李义被他留在司隶府中做事,法正、孟达、韦康、郭凯四人都被他安排入大将军幕府。
席上,他对四人鼓励说:“这几日诸君随我在府上做事,才能我都是看在眼里的。若在太平时节,诸君皆是九卿之才。只是如今遭逢乱世,武在文先,便是匹夫,也要为国靖难,何况诸君高门出身?诸君随军出征,只要尽心竭力,大将军都会看在眼里,赏赐重用,亦不在少!”
四人皆高声应诺,刘备见他们年轻气盛的样子,仿佛记起了自己在卢植门下求学的日子,一时心情也平复了不少,含笑对他们说:“好啊,有你们在,想必国家复安,也就在眼前了。”
等宴席都散去后,刘备立刻让刘德然给这些人在军中安排住所,他自己则留在席间,陪陈冲一起收拾东西,陈冲问他:“赶了这么久的路,不先去歇息吗?”
刘备摇头说:“还有事情未完呢!”
此时已是亥时了,能有什么事情要在这时候做?陈冲心中诧异,但也不出口去问。过了一会,有小吏来报说,度辽将军张飞策马领着十余辆车马,停在司隶府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