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战(1 / 2)
***
突如其来的内忧外患,让新生的大秦王朝激烈地动荡起来。
就连一直歌舞升平的南京城,也感受到了一股凛冽的寒意。
港头巷尾,酒楼茶肆,人们都在议论着:
海上敌舰如云,惊涛翻涌,在向东南沿海压来。
漠北的狼旗,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潮席卷南下。
西域的准噶尔,挟着灭国之威,携着滚滚沙尘,铺天盖地袭来。
青藏的固始汗趁火打劫,居高临下,雄兵悍将如银河倾泄。
还有广西的土司祸起萧墙,攻城掠池,已成心腹大害。
东南西北中,四面夹击,中间开花,新生的大秦王朝举国震动,人心惶惶,明末那种乱世人命贱如狗的情景,多数人还心有余悸,天下才刚刚稳定下来大半年,战云又起,狼烟满地。
人们切切地望向那片金色的宫殿,盼望着那位刚刚横扫满地膻腥的大秦皇帝,再振雄风,还天下一个安宁。
民众在热议,民心在动荡。
大秦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激烈的争论也正如火如荼。
各方告急的战报雪片般传回,皇帝不顾国家初立,四处用兵,大兴土木而引发如此的危机,这些的政策也遭到了大臣们激烈的声讨。
一名叫周青的御史更是以头撞柱,以死相谏,要求皇帝改变对外政策,修文德,以柔的远人。
外交部、海陆两军都督府、兵部、乃至工部,都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尤其是海军大都督狄中行,每次朝会都成为众矢之的,被批得体无完肤。
朝廷花那么多银子打造海军,不但未能拒敌于国门之外,还招贼上门。这都是海军未经朝廷决议就不自量力擅起边衅所至。
秦牧知道,大臣们如此不依不饶地针对海军,就是间接地抨击自己的海洋政策。甚至已经有人敢在民间将他比成二世而亡的秦始皇了。
陆军都督府和兵部被攻击的也不少,特别是都佥事郭宁的一纸弹章,弹劾后军大都督李定国擅自弃守沙州,让敌军轻松占领河西走廊西端一事,在朝堂上也引发轩然大波。
文官们一方面对武将擅起边衅、挑起战争深恶痛绝。
但另一方,谁若是不战而退,弃地失土,那又是人人得而诛之。
要求罢免李定国后军大都督一职。押解回京待罪的声音响遏朝堂。
弹劾前军大都督蒙轲的人也不在少数,敌人兵强马壮,已经入侵漠南,蒙轲不思抵抗,竟然还擅自派兵前往漠北,进一步把战争扩大,把战线拉长,生怕大秦被折腾得还不够似的。
面对各方的批评和质疑,秦牧很少说话。
他首先将户部尚书以及两位侍郎一同招集到华盖殿。询问今年夏税的收入,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有的战争。都需要钱粮来支撑。
望着秦牧那隐隐有些憔悴的脸色,户部尚书刘伯全莫名有种心悸的感觉,即便是当初在胡广,四面强敌环伺。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也没看到秦牧如此憔悴过。
“陛下,请保重龙体。”刘伯全未说正事。却先拜倒,动情地劝了一句。
他和皇帝之间,除了君臣之义,更有知遇之恩。秦牧提拔他于草芥,在各部尚书中,一直将他视为最可信任的一个,这份恩义,非言语可表达。
“想当初,国家未立,朕只要专著于外,便可以了。而如今,大秦定鼎了,朕,不得不内外兼顾。”
秦牧由衷地发出一句感叹,不管哪朝的皇帝,敌人从来不只是在外部。皇帝承受的压力,向来更多的来自于内部。
国家没有建立前,一切可以权宜,可以便宜行事。
国家建立了,凡事皆有章程,就是贵为皇帝,也不能频频逾越,否则你带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矩,还想让大臣们遵守吗?
秦牧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境地,大臣们批评的声浪此起彼伏,他不可能完全无视,毕竟所有的政策都是需要大臣们去具体执行的,象周青那样以死进谏,你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