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诏狱大门常打开(1 / 2)
的确是不得不改革了。
崇文门的战斗让天启也很无语,上百曾经堪称大明最强,南征北战打遍天下的京营后代,让三个贼人打伤九个,结果才打死两个贼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太监杀的,而且还让其中一个跑了出去。
这就是群废物啊!
就是一群普通老百姓,一拥而上也按住了啊。
这样的军队守卫着京城,天启自己都感觉像是个笑话,而就像杨信说的,先别管改革后的警察制度在治安上怎样,防暴队和骑警队至少让这座城市有了可靠的武力,不是说用在对付外敌上,而是在京城有意外事件发生,皇帝能够迅速调动一支较强的武力来解决。
当然,这个就不需要杨信去负责了。
要改革也是九千岁管,这个警察局长肯定是太监,估计那些分局也一样,实际上这就相当于太监接管京城的治安,所以内阁那边还得反对,然后都察院六科又得闹腾,大明新一轮明争暗斗又开始。但好在这时候九千岁在朝廷已经开始占据优势了,所以应该还是会成功的,尤其是诏狱里还有一群新人,朝廷谁反对的凶大不了栽赃陷害一下,谁敢反对九千岁就去诏狱
“前赴后继啊!”
离开皇宫的杨都督,站在诏狱的牢房前感慨地说道。
他面前一个个小窗口里面,紧接着传出混『乱』的声音,咒骂,怒斥,喊冤还有求饶的,仿佛一个被惊动了的蜂巢。
的确是前赴后继。
这些牢房里关着从泰昌元年起,一批批被抓后死不认账的顽固分子。
大明是法制国家,锦衣卫是**律的,不认罪就不能杀,像把人家打的血淋淋然后拿着人家手指头按手印这种事情,锦衣卫是绝对不能做的,实际上原本也没人这么干。锦衣卫经手的案子都是政治『性』的,相反比起地方官员,其实这里更讲究合法『性』,地方官那边伪造口供都不稀罕,但锦衣卫却不敢这么做,因为言官们可是就喜欢盯着锦衣卫。
一旦被他们抓住把柄,反而搞得皇帝很尴尬。
让人暴毙没什么大不了的。
监狱又不是养老的,养尊处优的大老爷进来受不了,染病或者受刑时候熬不住暴毙很正常。
但是,诏狱也没有关押期限啊!
地方官的监狱里,还会有刑部定期检查,巡按也会管,关押太久的实在不行就放了,遇上大赦之类也就放了,可锦衣卫诏狱不一样,这里的犯人都是钦犯都是皇帝要抓的,皇帝不下旨释放,那就得一直关着。
所以目前已经有点人满为患。
“吵什么吵,再吵一人十鞭子!”
崔应元喝道。
他是这座监狱的监狱长。
“不要这么粗暴,我们锦衣卫是**律的,不要动不动就抽人鞭子。”
杨信说道。
崔应元赶紧虚心接受批评。
“不过,都督,咱们这诏狱犯人越来越多,其实像汪文言这些,已经没必要再留着了。”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的意思是,咱们是不是该让他们暴毙了。
“留着吧,咱们也不缺那几个窝头。”
杨信随意地说道。
目前诏狱犯人严格按照他的伙食标准,就是玉米面混着野菜的窝窝头,一滴油都看不到的水煮白菜汤,不过也有稍微好一点的。
比如说杨镐
好吧,杨镐至今还关着。
不过这个老家伙是家里肯花钱,他不是逆案,就是丧师失地,所以杨家并没有动,他家里人打通九千岁,每年固定给锦衣卫一笔银子,原本王化贞那间牢房就归他了,反正他这个情况就是关一辈子了,杨信也没兴趣耽误手下发财。但东林党那些是九千岁的敌人,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统统就是窝窝头白菜水,而且也就是饿不死罢了。
一个个在里面暗无天日地熬着。
当然,杨都督不会让他们暴毙在诏狱的。
“你们要明白,咱们这里犯人越多,意味着咱们的好处越多,如果咱们这里没有犯人,那兄弟们不就是一个月领那点饷吗?诏狱有了犯人,兄弟们才有好处可捞,那些来探视的,送东西的,让他们少挨打的,不都得通过兄弟们?可要让诏狱犯人多起来,得让外面那些对九千岁不满的都有胆子跳出来,他们不跳出来咱们如何抓他们?
这些人就是一面面旗子。
鼓励他们跳出来的旗子,那咱们为何要弄死他们?
他们都死了,外面的人害怕了,那还有谁敢继续往外跳呢?”
杨信说道。
“都督一说,卑职茅塞顿开!”
崔应元惊叹道。
“阉狗!”
旁边一声正义的怒斥。
“杨兄,你都骂了这么多年,就不能留着点力气?”
杨信无语地看着杨涟那张很有诸葛卧龙风采的面孔说道。
“呸!”
隔壁左光斗向外吐了口唾沫。
当然,他们这属于日常『操』作,杨都督不会跟他们计较的,他和崔应元很快到了那批新人那里,然后就看见文震孟默默站在墙壁前用小石头涂鸦,隐约还有几分他曾祖文征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