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大唐溃败,科举,武举召开(2 / 2)
一时间整个大地上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大多数都是唐军的将士,反倒是吐蕃这边却没有损伤太多!
“军医,军医!”
一众将士快速的飞奔到军营,继续组织人手进行抵御。
迅速的叫来军医把高原反应又说了一遍!
之前那军医就说过这高原反应,今日这种情形出现,难不成是我的将士都出现了高原反应?
那军医听到前方发生的情形,迅速的做起了分析,此次定然是高原反应无疑。
而这种高原反应出现了之后,尤其是做完了剧烈的运动,得需要大口大口的喘气。
这双方发生了战斗,得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得需要大口大口喘气。
而他们这上方空气不足,唐军无法适应,导致需要的空气多,却喘不上气,整个人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充,所以才会出现全身无力,虚弱甚至倒地的情形。
什么?岂有此理!
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有朝一日与敌人战斗,竟然会败在平时他们喘气的方式上。
“将军,这敌人来,我们快撤吧!”
“撤,我这么多将士让我们怎么撤!”
“将军,顾不上那么多了,留下一支部队将军,我等愿意留下与敌人战斗,为将军为将士们断路,将军,你们快撤吧。”
如今情形不再是他们所有人能够犹犹豫豫的了,该撤一定要撤。
不然的话,在犹豫一会,他们大唐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那将军思考片刻,留下下了一万将士,在后方断路。
自己则是带着剩下的2万将士开始进行撤退!
见到大唐那边想要后撤,吐蕃的将士也兵分两路,一路进行战斗,另一路则是进行追击。
这追击大唐将士直接追击了两天两夜,直到大唐那边抵达到了一座城池,众将士迅速进城,空气变得平稳,所有人呼吸顺畅,全身充满了力量才得以结束。
紧接着排兵布阵开始进行抵抗,清点了一下,如今只剩下1万余人,剩下的那些将士则是没有回来的。
看到唐人进了城池。
“将军,这前方就是唐人的城池,他们最多还剩下几千人,我们要不要发动进攻?”
“唉,诸位,此次我们有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就不要与他们进攻了。
这一次我军灭了唐人得有多少?”
“将军,这一次我军大获全胜,少说灭了唐人有十万余人!”
1万余人。哈哈哈哈。
听到敌军的伤亡,那领头的将军将士无不开怀大笑。
而他们吐蕃这边的伤亡全部目测结束,大约不过2万余人。
此次以2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敌军1万,这是5倍的敌军呀,直接把之前他们的损失全部拉平,不但拉平,而且还硕果累累。
这可真是一则喜讯,奈何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不然的话,这前方的敌军也定然能够把他们彻底剿灭。
“将军,要不我们围困他么,把他们这群敌人全部斩杀干净?”
“算了,先放他们一条生路,我们后撤,把的所有的城池全部收复。
顺便把这次喜讯立刻派人汇报给赞普,把他们这群唐人给放了,让他们回去汇报一下消息吧。
若是把他们全部都宰了,谁会把这个事情往他们大唐那边传递?”
只有这群活着的人说,告诉他们其他那些人,知道我吐蕃人的强大!
“将军英明。”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之前被唐人一路吊打,到了最后却是被唐军一路横推。
本来是想着自尽而亡,如今统领着最后的一场战斗,又打出了大获全胜的局面。
在自己高兴之余忍不住感叹。
“哎呀,这唐人也不过如此呀,一个小小的唐人简直能够随手拿捏。
这一次想必汇报给赞普,定然不会影响赞普的计划。
而且不但不会影响到赞普以及大相的计划,甚至给他们的计划能够增添一笔靓丽的风景线。”
众人闻言,无不大笑,随后调转方向,向大后方飞奔。
如今这吐蕃的好多成池,都已经被唐人屠宰干净,也没什么好征服的。
先回大后方,休养生息,等待接下来与唐军在战斗才是重中之重。
“报报报,将军,那吐蕃人已经撤退了。”
将军府上,每一个人的神情都低落到最低。
这一次的战斗,他们将近全军覆没的代价而失败,试问这样的局势,无论是放到谁的身上,谁能接受得了?
“将军,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诸位,我们先撤回西南边关,我会把这个消息汇报给陛下的。
此次哪怕是陛下怪罪下来,都由本将军一并承担,跟诸位并没有任何关系。”
此次自己原本是必胜的局面,到了最后却大败而归。
想起军医说的那些话,若是当时他们听了那随行的军医的劝阻,是不是也就不会贸然派兵?
完全可以配一支小股部队前去试探一下情况。
可是那高原反应他们是闻所未闻,只听说过高山河流,荒漠,沼泽等。
可是这些东西肉眼望去都能看得见,谁知道偏偏就来了一个所谓的高原反应,还都是呼吸的情况。
试问谁遇到过?
“将军此事我等都有罪,若是陛下怪罪,我等愿意一并承担。”
本来是人逢喜事儿,一路横推如今阴沟翻船,将近全军覆没。
就在众人准备歇息一日开始后撤之时,下午时分,两个将士骑着战马,快速的赶了过来,看到了远处大唐的城池迅速的冲了进去。
来到了将军府,只是他们两个人身上都挂着好多伤!
他们二人就是此次掩护大部队后撤的两个大将。
“诸位,其他人呢?”
“将军其他人全军覆没了,将士掩护了我等突围了出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此时此刻只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眼睛变得红润,跟他们此次前来征战的这么多将士,都葬送在了吐蕃。
若是真正真刀真枪双方打斗不是人家的对手也就罢了,或者是被敌人阴了,他们没把握住也罢了。
但是这一次的战斗只是感觉太过于憋屈。
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被吐蕃人直接拿捏住了。
“诸位传我军令开始后撤。”
随即又是一封8里加急,火速赶往长安城,希望陛下知道后,惩罚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其他跟着自己前来的将士,他们倒是冤枉的!
……
长安城。
夏末秋来。
这一段时间,李二可谓是春风得意。
整个大唐可谓是喜讯连连,让自己的心情十分的美好。
如今整个大唐四处全是喜讯连连,今年这整个天下也都是一副好的收成。
看样子又是丰收了一年。
除此之外,在这长安城召开的轰轰烈烈的科举一事也开始进行。
自己在蓝田县创办的书院,之前科举考试失败的那一众学子,这一次纷纷报名前来参加此次科举。
而此次的科举对于众人而言,这可是一次改变他们整个人命运的机会。
每一个人无不做好了好了最后的战斗准备。
今年一定能够金榜题名直接高中。
出题的考试,依旧是延续之前的方式和方法,把所有的考官全部安排到了皇宫,不允许他们任何人与人沟通。
同时这次考题是他李二在书籍上进行摘抄,由自己出的大纲,再让他们选择。
自己也明白,当时那第1次方法让他们自行参加之后,有些人想要背后搞事情,到了最后因为这样与其他人无法交流,所以搞事情也没有成功。
但是这第2次的机会可就不一样了,若是再延续上一次所使用的方法,他有些人定然会提前跟自己家族中的子弟,把即将出的考题提前说出来。
这样一来不就等于也是在间接性的直接作弊吗?
与其他的学子而言就是不公平。
所以,针对此事李二所采取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
通过这样的小手段,把敌人死死的拿捏住。
由自己出总体的考题,紧接着让其在总体的考题里面在寻找新的考题,这样一来哪怕是他们提前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搞事情,也无处可搞事。
到时候让你们提前准备,哪怕是提前准备了也都是错误的。
成为考官的官员,当被陛下再次点名要出考题,所有人一副坦然的模样。
毕竟已经提前告知家族的子弟着重复习哪些,因为这一次他们要出的就会是那些。
然而来到了宫殿,本来想着大展身手,结果被陛下的这一条指令,让所有人又是一脸懵逼。
在懵逼之余,无不大惊失色。
什么,陛下这一次出了一个考题大纲,要让他们在这大纲范围进行选题?
不是说每一次的出题全权安排他们的人手操作即可吗?
这怎么陛下突然又把大纲列了出来,陛下,这是为何意?
听到众人的议论纷纷,魏征也并没有做任何的掩埋掩盖,直接把缘由说了出来。
陛下是为了这学子公平公正,你们这些人的家中也都是有学子参加今年科考,而你们又是考官,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提前把考题进行了汇报。
然后再次此次出试卷的时候,把之前你们提前掌控好的那些考题写到上面,让自己家中的子弟钻了空子?
众人闻言,只感觉一口老血又喷了出来!
就问你们这是什么神仙理论,你魏征老儿,简直就是在含血喷人。
我们要去皇宫,要见陛下。
“好了诸位,就算是你们见到陛下又能咋的?
陛下就是因为信任你们,让你们当了考官。
若是你们不想参加考官也可以,只是这考题的范围你们也已经知道了,想要离开此地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旁边的宫殿也给你们准备好了,若是你们不出考题,可以直接去旁边的宫殿好好的歇歇。
等到科举考试完了之后,才能把你们放出来。
不过你放心,那接下来吃喝用度陛下都会给你们所有人准备妥当了。
哪怕是你们并没有做任何事。”
听到他魏征说的这句话,众人只感觉又有一口老血在心中酝酿,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可恶,太可恶了。
这简直是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一样戏耍。
让每个人说是愤怒,却也是无可奈何。
若是生气倒也可以,想必他陛下哪怕心里这么想,但也绝对不会说出这句话。
想必说出这句话的,肯定是他魏征老儿自己说的,以此来刺激刺激他们。
这魏征匹夫,等我们抓个机会,一定会狠狠的参你一本。
说起这些,又狠狠的看了他们一眼,甩了一下袖子走了进去。
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们这些人便会一直苟在此地,直到安排完试卷,所有人参加完科举考试才可以出来。
想起这些,这脸上无不充满了愤怒。
现在看来想要与之搞事情是肯定不可能了,只能让自己家的子弟好好的学习学习吧。
有道是圣意难测,谁知道陛下明年会安排哪里的考题?
所做的也只能要自己家里的学子多多的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接下来的科举获得胜利。
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了其他的方法。
听到那边传来的消息,李二不屑的笑了。
果然去年用的那种方法之后,他们这群人又有了新的方法,要不是自己提前做好了准备,定然会让他们这群人钻了空子。
想起这些就让人的心情很是不爽。
不过如今看来,他们是没有空子可钻了,毕竟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被自己给拿捏的死死的。
说起这些,李二大笑了起来。
这个感觉很爽。
“对了,武举考试一事,那边安排的如何了?”
“启奏陛下,武举一事我们也正在稳步的召开。
只是微臣也听到了这民间的百姓说,希望武举和科举不要同时进行。
据说是因为有的人能文能武,希望一边能够参加科举,一边在参加武举。
只是陛下,这民间所言也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