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谈判(2 / 2)
乔太行问徐文中道:“老徐,你怎么看?”
徐文中道:“一次投入十亿,我们横店集团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保全股份份额。”
就以二十亿算,横店也要至少拿出四个亿的现金来平衡股权。
这个年代,哪一家大型企业都不可能在账上留下这么多现金空闲着。
张青笑道:“没关系,可以拿现金和土地来入股,也是一样的。大型场景的还原建设,需要大量的用地。”
徐文中又道:“横店的管理权……横店集团就是以横店镇为根基,如果一下划出去三十平方公里,三分之一都划没了。没有管理权,我不好交代。”
张青道:“管理权一定是大股东的,但我可以授权给横店集团进行联合管理运作。横店影视城建起后,一定会大大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对横店经济的促进,不言而喻。实际上,在我的构想中,影视城内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全部免收场租,以此来吸引海内外的剧组前来横店影视城拍摄。”
乔太行有些讶然道:“那影视城如何营利呢?投入这么大。”
张青笑道:“彷照港岛乔氏片场,成立影视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运营制景、道具、服装、化妆、车辆、设备租赁、演员队伍等配套服务,高效的管理,低廉的价格,优秀的服务,打造亚洲第一影视基地。再整合各景区的导游营销队伍,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公司。包括酒店、特色客栈、酒楼、平价饭馆、特产周边店等,全部严格管理,绝不允许有宰客黑店之事。靠口碑,打造成旅游胜地。靠这些造血营收,反哺影视城,不断开拓创新。”
乔太行又盯着张青看了好一阵后,问徐文中道:“老徐,这些和你之前跟我说的,大同小异,你还有什么说法没有?”
徐文中苦笑道:“哪里是大同小异,分明比我这老头子想的完善的多。影视城,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运营。我无话可说,回去就开会,商议影城改制的事……张总,你对横店集团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没有?”
张青笑道:“徐老先生叫我小张就好。对于影视城我敢放言,是因为我在港岛待了不短的时间,一直泡在乔氏片场,又请教了不少业内人士,才有了点总结见解。至于其他行业,就不敢乱说了,不熟,也没什么兴趣。”
徐文中心里松了口气,嘴上笑道:“可惜了。其实我很喜欢听听年轻人的意见,尤其是张总……小张这样年少有为的年轻人。”
张青呵呵一笑,心道他果真对横店集团的事指手画脚,这桩生意可能就难成了。
为什么非要选横店?
除了徐文中这个人能力超群,又兼周围环境优美、场地宽阔外,天气适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江南之地,每年能保持两百天以上的晴天,并且冬季必有雪落的地方真的不多。
关键还是徐文中此人,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年近六十,却能在九十年代想到建立影视基地,开发旅游业的强人,在横店拥有极高的威望,有这样的管理人才在,真不怕横店发展不起来。
没有这样的地头蛇在,光拆迁都是大难题。
至于将来强人会不会反噬……那倒不必担心。
改制之后,徐文中说破大天也只是一个商人,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怕商人坐大……
等用过饭后,张青要告辞,乔太行却没让,在丰泽园寻了间茶室继续聊天。
“小张,你对东南亚经济的把握之精准,连高层智囊团的专家都感到惊叹。张青,能不能从你的角度看看,在这场灾难级的金融危机里,我们中国能寻到什么样的机会?今天这里没外人,你大胆直言。”
乔太行比较郑重的说道。
张青倒没谦虚说客套话,只道:“我讲一点个人的看法,肯定有不足不准确之处。纵观亚洲的发展,六七十年代,日韩两国借住美国发动的安南战争,经济迅速起飞。哪怕战争结束后,依旧凭借着制造业,通过为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工商业产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完成了经济腾飞。但到了八十年代,由于日韩的经济升高,人工、土地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制造业开始发生了转移,从东亚转移到东南亚各国,也造就了四小龙、四小虎的经济腾飞。
到了九十年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纷纷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再次升高,对西方的价值大减,然后就迎来了这一次疯狂血腥的洗劫。对了,日本在八五年广场协定起,也被下套,到91年楼市大崩盘,房价暴跌八成,几十年的财富被美国收割。
但是,西方世界为了维持高福利的生活,仍旧需要一个新的廉价产品生产国。就目前来看,除了中国,几乎没有第二种选择。”
乔太行凝视着他,问道:“那将来有一天,我们中国也富了,是不是西方资本也会像今天搜刮爪哇这样,也给我们来上一遭?”
张青道:“就西方资本的德性来看,百分之百少不了这一遭。”
不过张青心里也有些感叹,按历史的进程,a股几乎从来没有雄起过,偶尔一回爆发到五千点,也迅速的回落,还是央妈自己爆狠料给打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防备着这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