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地龙交错藏奇密,山河多恙缺钱粮。(1 / 2)
其实也不怪李易惬风声鹤唳
他上台的手段太不光彩了!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杀人者,人恒杀之!李易惬现在神经紧绷,一日不敢松懈,何贵人事件除外,还没有查清楚。
“小李子,你给我说清楚,郑王爷是如何吩咐你的?”程德反应极快,一脚踢倒那个小太监,就逼问他。
“程大伴!”李易惬叫住了程德的动作,因为他看见了何景明对着他摇头示意。
“回宫再说!”李易惬登上马车,也不再看这里的人。
没有李易惬的命令,曾平不能放任何外朝的人进皇宫,尤其是李易惬还特意要防备郑王他们。
郑王能进皇宫是让李易惬最愤怒的事情,这意味着曾平和郑王有联系,李易惬用曾平把控御林军不就是图曾平是外来户,跟在京城没有关系。
但何景明的出现,又让整件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何景明不可能这么快跟他们都搅合在一起,所以他的出现就等于宣告此时不简单。
不是单纯的郑王篡取代行属于李易惬的皇权,而且突然事件不得不让他们共同应对。
李易惬有点不祥的预感,这个宫中出了皇宫地陷塌了,也就只有老皇帝自杀。
李易惬可以断言,老皇帝没有那个自杀成仁的勇气,那老家伙绝对没有。
他剃发为僧、出家保命都比自杀有可能,这也就是最开始李易惬没有怀疑小太监传话的准确性。
但这不意味李易惬的气就消散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影卫没有把消息提前传过来?
文华殿中,主位的李易惬一下子站了起来,手中的杯子都不经意间掉落在地上。
“那位被何皇后杀了?是谁把他们关在一起?”
座下陪坐的有——信王、郑王、曾平、何景明、王贺年、及一些咖位相对较小的亲信。
如太子侍读顾绛,太子侍讲张四维等东宫体系的头头,满打满算也不过十来人,加上外面的林宪和一些武官,就是将来大乾的最高权力集团了。
也不知道这里面有几个人可以善终。
但也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曾平是合理合规的应对紧急情况的措施——都叫过来一起商量,问题一起担。
但有人可就倒霉了!
程德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回答道:“殿下住进延福殿,那位自然要挪地。
皇后虽然不受恩宠,但所在中宫倒也合乎礼制,而且何皇后素日礼佛,宫中清净也好看管,这跟殿下您报过的。”
李易惬头大,可突然意识到一个细节,皇后出自哪个何家?
便问道:“何皇后的那个何家,我若记得不错的话,不是洛阳的勋贵”
李易惬有过调查,何贵人那个建德侯何家并非皇后的母家,人家是货真价实的功勋将门,祖上两代都是掌管御林军的,所以才被送入东宫。
因为东宫势力的衰弱,何源前两年才被撤下御林军统领的职务,转而给了一个河北道大名镇的都指挥使。
李易惬至今想不明白废太子李易乾就那么孝顺,能反不反?
但仔细想想,人家是先皇御口所封的皇太孙,名正言顺的太子,就算老皇帝想易储还真的不一定就会被废。
也才二十多年的太子,再熬个十年,说不定就能登基了。
老老实实走流程登基,何苦像李易惬宫变起家,以至于还没有做到皇位就开始怀疑合伙人,可真的是孤家寡人!
如此看来反而皇后的母家是废太子势力中最弱小的一支,这一支就是来自于庐江何氏,何氏虽为名门大族,历史悠久,可是今朝还未出高官。
突然一直没吭声的何景明说道:“太后可能不是出于庐江何氏!”
“为何?”李易惬心中开始回忆资料,并没有发现错误。
“庐江有两支何氏,何皇后应该是出自黄屯何氏,可黄屯何氏不是真的姓何。”
何景明解释道:“臣就是出自庐江何氏的偏支,那黄屯何氏祖上曾遭受大难,受庐江何氏庇佑,便改姓定居黄屯,祖训规定百年之后才能恢复原姓!
他们的原姓是方!两家关系极好,常有联姻通婚之举。”
“方?”李易惬最终嘟囔着这个词,莫非何皇后还跟方源扯上关系了?
那这样的话,何皇后跟何贵人就扯不上关系。
何景明对皇家事十分忌讳,根本不想参与这档子事,弄不好就跟着史书留名了。
李易惬表示这都是小风小浪,上辈子他什么风浪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