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不求道(1 / 2)
书第7 64章 我不求道
古代的餐具倒是发展的很快,虽然之前国内有一股“崇洋媚外”的邪风的,当时认为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的圆,国内的空气也没有国外的新鲜,只要是扯到了国内外,必然是一边骂内尊外的声音,这些“功劳”自然离不开那些说瞎话不上税的“公知”们,有个什么矛盾就把问题扯大,那些说话不过脑子的人自然呼声就高了。林
记得当时有个什么刀叉比筷子优越的来着,陆离现在想想都想笑,什么理论。
说什么人家用刀叉是因为吃肉,吃肉力气大,肌肉多,身形好,脑子发达,现在的刀叉都是从人家哪里引进来的巴拉巴拉。
纯扯淡。
谁说天朝人不用刀叉的,只不过是后厨还有仆人在用罢了,厨师做好了食物,要么是事先用刀叉处理好了再端上来,要么就是整块端上来。再让身边的仆从拿起刀叉切分,礼节最大的就是祭肉了,像是文庙祭典这类,主祭人祭典完成之后,分肉给诸位观礼人,在高一些规格的,就比如最高规格的祭天大典,主403祭人是皇帝,祭天之后的祭品,什么三牲泱泱几千年,谁比谁长还说不定呢。
就说着筷子有多少讲究,陆离心中泛起一股暖意,当时家里的老人就总喜欢说这个,好像每种东西背后都有不少的含义,每次都要说一大堆,最后都要以一句“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便随着一声充满着骄傲的叹气声结束。
筷子嘛,讲究不多不少,本来叫“校”,之后叫“箸”,后来明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再加上航海业发达,所以船家为了避讳,就改成了“筷子”,本身材质是轻便又质地坚硬的竹子,海上行船的本来就不喜欢住。“停住”,停下来多危险啊,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险,不如行船畅快无阻多好,于是就再加上一点对于“快”的美好心愿,就有了“筷子”这个称呼,两只筷子合成一双,有好事成双的意思,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寓意“天圆地方”,一共七寸六分,象征着人有“七情六欲”,于野兽不同,再说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拇指和食指在上,小拇指和无名指在下,中间是中指,对应着传统的“天地人”思想,筷子一开一合,一动一从,也暗合阴阳之理。
不过总有人会站出来说是过分解读的,说不定人家就只是恰好的截取了这些,本来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意思。
当然,我也不会反驳什么,毕竟都是臆测,我证明不了我对,但是你证明不了我错,死循环,不如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人活着总不能只有眼前的柴米油盐凡尘俗世不是,总要有个白月光的不是。
不过我倒是很吃这一套,存在即合理,合理才存在。
物中有道,因道化物,非因物才有道。
这些东西翻来覆去的说来总是显得啰嗦,但是每每都是确实如此,名句说半句,不如不说嘛。
没事总喜欢琢磨一些有的没的,还不是无聊的透顶,或者说是时间实在是太多了用不完而已。
手中的筷子旋转了一圈,收回神游的思绪,将手中的筷子放回桌面,眼见小可的的进食速度有了明显的下降,看来是差不多要吃饱了,接下来带着这个小丫头去城里四处逛逛?
倒也算是不错的主义,天天修道也过于枯燥,求之不得,妙手偶与,谁说修道就要一定要终日枯坐暗室的,不知道谁开的这个头,读死书怎么能用的活呢,总是有些道理的。
再说了,修的是什么道啊,不过都是一个“一”罢了,这天下处处不是那个“一”所化,我参道于一室,亦可参道于一世。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懒狗想要摸鱼总会找出理由的。”
小可打了个饱嗝,以心声交流。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