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泰安神钟(2 / 2)
“泰安神钟。”方宝船右手二指微微捻动发冠上垂下的绛紫流苏,虽显得气定神闲,左手却悄悄按在腰下名剑素骊之上。
“督主,这泰安神钟是何宝物?”身侧之人听闻方宝船口中道出泰安神钟四字,均未知此物根底,于是又再次问道。
“那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之东,有一碧霞祠。祠中供奉的是东岳仙君,泰山老母。那老母得道之物,乃是祖庭中一口大钟,名唤泰安神钟。那钟不知何年何岁造成,北依峰,东靠池,西连岗,南近岭。天滋地养,河川孕育。从始皇帝泰山封禅开始,共十三位皇帝曾敲响此钟,故有传闻,帝命钟言,四海泰然。”
“直到前朝皇帝被异族劫走,江山社稷落于他族之手,河川崩陷,民不聊生。”
对于前朝之耻,在场之人无不刻骨铭心,面对异族侵略,无数大汉男儿奋起抵抗,也是轰轰烈烈,可惜终是不敌,败在铁蹄之下。
那异族民风彪悍,一是仰仗战马,驰骋天下,所向披靡。二是因其国师道法超然,天下无双。
其便是藏边千年一遇的圣僧,毁道扬佛之人,大元至圣国师——八思巴。
那八思巴过目成诵,三岁便通晓经文,师承萨迦班智达,十七岁即位萨迦寺掌门。时隔一年,以一己之力破佛门八大金刚法相,名震天下。而后率教众出西域,参与佛道之争。
当时异族国王有意敕封国教,但佛道两家势均力敌,只能摆台斗法,决出胜负。
当时佛门道统依然是少林,可少林百年间却未出任何天人资治。反观道教却是鼎盛异常。那时节全真有两位百年不遇的人才,一个是张志仙,一个是苗道一。苗道一两次出任全真掌教,道法剑法皆是当时天下第一;张志仙乘鹤布道,将全真教的版图扩大至ks,花剌子模一线。天师道则有张秉一悟出《云笈七签》中的无上道法,白日飞升,震惊寰宇。至于武当山,呵,更有那千年不遇的至高之人出现,那便是人称通微“显化真人”,御赐封号“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与“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的张三丰。
虽说那时的张三丰还只是刚刚离开少林创立武当的年轻小辈,但其对道法理解的无上造诣,足以睥睨天下,俯瞰碌碌道僧。
道家以这样豪华的阵容出席佛道之争,天下之人皆认为佛教必败。
不曾想八思巴迟来会场,反用《老子化胡经》驳斥道家正统观点,此后讲经论武连胜两局,彻底奠定国教教廷。
前朝也至此衰败,连从精神上被异族占据。
”当时异族刚刚占领国土不久,仁人义士皆有匡扶宇宙之心,异族国王听取其国师八思巴建议,效法历代开创之君主,于泰山封禅,以求国泰民安。“
“可泰安神钟乃我华夏至宝,护佑的是我族子民,焉能为异族效力?其觊觎我族至宝,更想以此统治我族子民,着实可恶。谁知还未及封禅,那泰安神钟却离奇失踪。也不知是被人为转移,还是天才地宝自有灵性,不忍为异族所用,故自行消失。总之那异族国王没有得到神钟赐福,勃然大怒,下令血洗泰山。此后其采取血腥统治,民众奋起反抗,百年间狼烟四野,未有一刻安宁。在其暴戾乖张的统治下,终引得人神共愤,降我太祖皇帝于世,率众驱除鞑靼,复我河山。然就在我皇登基之时,泰山传来消息,称三日里霞光漫布,瑞鸟和鸣,泰安神钟再度降临碧霞祠。”
“太祖闻言急忙赶赴泰山,见神钟果然再度现世,感其忠义,遂加封神钟为至忠至义普渡显圣尊者,塑金身命后人世代供养。”
旁边的人听完方宝船所讲故事,更觉离奇,如何这等神钟会为人所用?
方宝船斜眼瞥出旁人疑虑,便又继续说道:“眼前这泰安神钟当然不是神钟本尊,神钟本尊还在碧霞祠供养,谁人能搬得出来?”方宝船握紧素骊,目光停留在客栈正前一刻也不流转。“这是神钟幻影,只有与神钟心意相通,并被神钟妙法加持之人,才可以召唤得出。就像西南三圣宗矗立于剑一坪上的神剑紫电苍生一般,号称剑魔的凌千芒同样可以召唤其幻影为己所用。”
这天下法宝分天地玄黄四个等级,似泰安神钟与紫电苍生这等天字一阶级别的神器,无法为个人所用,只能依靠宗门血脉,以及自身实力,请出其幻影相助。
“看来这客栈里有人与碧霞祠有莫大关联,那碧霞祠也属正一道庭,这些日子我就在琢磨那日柳府内与咱家作对的是何人,看来这天师府是摆明了要出手与千岁争夺这五帝天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