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572章 殿下成婚,不要有点儿参与感?(1 / 2)
对于李二会怎么做,之前李承乾给他分析过。
最大的可能,就是李二会借此机会用言语刺激李承乾放弃那个位置。
不过要想让李承乾自己主动放弃那个位置,呵呵,李承乾可不会干。
虽说如今而言,所谓的太子之位对于李承乾而言,已经作用不大了。
但高低占个名不是?
别说他没想过图谋大唐,呵呵,整个大明的官员,从上至下,估计就没人不想图谋大唐的。
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的王朝更加强大。
当下,王玄策便躬身道:“皇帝陛下此言差矣。”说着,王玄策便看向禄东赞,怒声道,“尔岂敢当着大唐皇帝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当真是好胆!
昔日你吐蕃进犯我大明之时,怎就不言语了!”
怼李二不现实,但怼起禄东赞,王玄策是一点儿不带含糊的。
看到这家伙在这大殿之上,他就猜到了李二的意图,不过这禄东赞既然愿意当这出头鸟,他也不会客气。
而禄东赞闻言,也是没怂:“哼,我吐蕃何时进犯过大明?贵使今日不妨当着大唐皇帝陛下的面,好好说道说道?”
他说这话还是很有底气的,毕竟他吐蕃的确没有进犯过大明。
“哼!”王玄策身后,万俟璞忍不住站出来,直接说道:“你吐蕃敢做不敢当?当初苏毗如何要进犯的我大明,前段时间你吐蕃又唆使苏毗叛军进犯我大明,难不成伱都忘了?”
他才懒得跟禄东赞客气,要不是因为这里是大唐的朝堂上,他都恨不得直接上去一刀劈了禄东赞。
什么玩意儿?
禄东赞却也是冷哼一声,道:“苏毗进犯大明,与我吐蕃何干!”
“你……”李万俟璞当即就怒了,正准备一步上前,不过王玄策却是拉住了他,笑道:“万俟将军不用动怒。”
说罢,王玄策又转头看向禄东赞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我大明不想赘述,也没必要赘述,但今日,本官作为大明的使节,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
灭尔等吐蕃朝食者,乃我大明也!
我大明决计不像尔等吐蕃一般,偷偷摸摸不说,做了该不敢承认,我大明做了什么,都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诉尔等。
灭你朝食者,便是我大明,你能奈我何!
跳梁小丑,焉敢逞凶!”
杀人诛心啊!
禄东赞闻言,已经是气不打一处来。
看着他双手紧握的模样,很显然,他是忍了又忍,不过终究还是理智战胜了愤怒,终究是没有走出那一步。
而王玄策见状,虽然略微有些惋惜,但也没有在意。
如果刚刚禄东赞真敢怒冲过来,他肯定会让万俟璞借机收拾了这吐蕃的余孽。
让他知道知道大明的威严不可犯,不过既然禄东赞忍住了,那再找机会就是。
当然,他说的再找机会是真的在找机会,如此隐忍的禄东赞,已经让他起了杀心。
敌人嘛,当然是死得越早越好。
而李二看着这一幕,也是在心中暗叹李承乾好霸道的气运!
这王玄策虽然他是第一次见,但就以往的听闻和今日所见而言,的确是一良臣!
这般想着,李二心中也是暗道可惜,如此良臣怎就不能为朕所用?
当然,李二这人就是如此,但凡有个什么好点儿的东西,他都贪恋,不管是人还是物。
总之在他的观念里,就一句话,都是额的!
可如果真要落到他手里了,呵呵,他又未必瞧得上了。
毕竟他麾下可是不乏名臣良将。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那些官员死心塌地跟着李承乾的原因。
因为他们很清楚,就算他们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投了大唐,短时间内,大唐也没他们的立锥之地。
要想在大唐达到他们在大明的成就,论资排辈慢慢熬吧。
不过这会儿李二却是没思量这些,而是饶有兴趣地看着王玄策,说道:“那以贵使的意思,此番大明是为了报复而兵进吐蕃?
可大明难道不知道,朕已与吐蕃结盟了?”
他还是在试探。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李承乾能主动的退出那个位置,有一个如此强势的太子在侧,对于他的统治并不是什么好事。
可如今,就算是他想换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看满朝文武之前都在琢磨着如何借此机会打压大明一番,但他们可没几个想过要换太子的。
毕竟,如果今后李承乾回归大唐,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用另外一种手段,为大唐开疆拓土了。
换句话说,他们还是舍不得大明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基业。
当然,李二却不会这么想。
等李承乾回来,朕都驾崩了!
届时别说开疆拓土,就算是开天辟地的功绩,也落不到他头上才是。
“大唐皇帝陛下误会了。”王玄策闻言,笑道,“此番属实是吐蕃欺人太甚,竟然暗中派人蛊惑我大明长明军中的将士。
忍无可忍之下,我大明才愤然出兵。
当然,我大明绝非吐蕃这等宵小之辈,做了不敢认。
只不过原因嘛,确实不是我大明造成的。
再说了,不过一个短短数日就能瞬间被我大明所倾覆的撮尔小国,也不值得我大明为其动脑筋。
他们既然胆敢造次,当灭其朝食!相信就算是大唐遇到如此宵小,也定当如我大明一般。”
李二闻言倒是没有反驳,反而是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话,他没法反驳,毕竟是以大唐为例。
而且,他此番本就只是为了试探一下大明的态度罢了。
而禄东赞见状,心中当即便是多了几分苦涩。
果不其然,自己就是一妥妥的工具人。
想他吐蕃覆灭之前,他何时如此憋屈过?
可形势比人强,如今,他也不得不忍气吞声,甚至连和话都不敢多讲。
“纵使如此,可吐蕃终究是我大唐的邦交之国,大明明知如此,还要挥兵南下,难道就没有什么对我大唐交代不成?”就在这时,温彦博怒声问道。
作为接替戴冑的户部尚书,这家伙却是要比戴冑更具攻击性。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新官上任嘛,加之这两年和房玄龄走得近,其政治主张也是不言而喻。
王玄策不知道这人是谁,闻言拱了拱手,道:“那当初吐蕃挑唆苏毗兵犯我大明之时,为何没人跳出来指责吐蕃一番?
若非当年我家殿下亲自率兵南下,哪儿还有今日的大明王廷!
简直荒谬!”
立场不能动摇,但王玄策也不会去钻大唐君臣给他下的套。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们想换太子,请便,但别指望我家殿下主动给人让位。
要知道,太子请辞一般而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失德!
当初李承乾在太极殿上请辞,那原因也是相当充分,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太子酿酒本身就是一种失德的表现。
可如今,要想李承乾再次请辞,或者给借口让大唐的君臣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呵呵,开什么玩笑。
李承乾很清楚,只要长孙没死,这朝堂上都没几个人敢提议换太子。
倒不是说李承乾眷念这个位置,只是有这么一个身份,很多时候真的好操作许多。
就如如今,有这么一身份,他就能用成婚堵住大唐群臣的嘴。
说是明王大婚,但对于大唐而言,那是太子大婚。
加之有长孙皇后的存在,众人还真不敢在这个时候,对大明做什么。
可以说,每一步,李承乾都是认真思量过的。
李二见状,当即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如今大明使团入京可是来传喜讯的,不过区区吐蕃罢了,灭了也就灭了。”
这会儿,他已经知道了大明的态度,的确不用再拿吐蕃做幌子了。
而身为工具人的禄东赞,却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屈辱,可又无能为力,如今,正在奋力的挣扎着。
他没注意,就在他挣扎的时候,至少有好几双眼睛不约而同的注视着他。
“大唐皇帝陛下所言甚是。”王玄策也是躬身说道,“此番,外臣亲率使团来长安,就是邀请大唐参加我家殿下的大婚之礼。”
一说到这个,众人就蛋疼。
要不是李承乾突然要大婚,他们都快忘了,这家伙有一堆王妃,可到了如今还是个雏儿。
连个小鸡崽儿都没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