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富贵当还乡(1 / 2)
酒肆老板和方圆,竟然是旧相识。
初次见面正是方圆最落魄之时,带着两个小家伙混在难民队伍中。当时老人给方圆讲了许多传闻秘录,其中多有不敬帝王的抄家灭族言语,只是山高皇帝远,一个敢说,一个敢听,也没谁放在心上。
那次临别前,方圆还送了一些马肉给老人。而在那之后,他就跟随皇太极来到正白旗,与老人断了联系,不知道老人是返回家乡,还是去了山海关。
虽然只是萍水相逢,可他乡遇故识,方圆依旧很开心。
老人热情招呼三人坐下,各自盛了一大碗面,又加了两碟小菜,笑着说两个小家伙都长高了不少,小姑娘是越长越俊俏,可男娃子还是愣头愣脑,不灵光。方竹听了这番话偷偷笑了笑,小石头也不在意,眼睛都差点掉进面碗里。
方圆就要掏钱,老人一把拦下,拉下脸色道:“跟我还这么客气?老头子虽然不算富裕,但几碗面还是管的起。”
小石头不合时宜的插嘴道:“能管几碗?”
“你小子放心吃,管够。”老人爽朗笑道。
小石头低头吃面,全然不顾方圆眼神示意,让他少吃些。
方圆也是苦日子熬出来的,懂得人间疾苦,尤其是那些底层百姓,手中无权又无钱也不好熬。老人孤身返乡,生逢乱世,经营一份小生意并不容易,经不住小石头深不见底的饭量。
可小石头根本不抬头,专心与面作斗争,几口就是一大碗。
老人看着新奇,没想到这么点孩子,竟有这么大的食量,让店里仅有的小伙计再去煮面。
又是一大锅面端上,小石头依旧行云流水,老人目瞪口呆。
就连周围两桌食客,也看的啧啧称奇,放下筷子看他吃面。
方圆轻咳两声,笑着跟老人聊起家常,这才得知,老人当日返回家乡后,用全部积蓄开了这间小酒肆,又雇佣了一名小伙计当学徒。
酒肆生意不算好,可养活两个人还是略有盈余。
只是老人也心有忧虑,眼看大战在即,不管战争胜负如何,小集镇势必都会遭到波及……
老人上了年纪,讲起心事,难免有些絮叨,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股脑的倒了出来。方圆小口吃着面,恰到好处的回应几句,多是劝老人放宽心,说些没有过不去的坎,车到山前必有路之类的俗理。
小石头吃了五大碗面,还要伸筷子挑面,被方圆一个板栗制止,只得悻悻然收回手。
老人说的有些乏了,停下来喝水。
趁此机会,方圆向老人询问了一些丧葬礼仪规矩,多是些老理儿。老人毕竟读过书,以前常给人主持婚丧嫁娶,熟门熟路,也就耐心的给他讲解起来。
方圆没有付面钱,却取出五十两银子,交给一脸错愕的老人,请他帮忙去买丧葬用品,老人连忙说用不了这么多银钱。
方圆说明来意,只说自己在外发了笔小财,当年婆婆死后无处安葬,他便觉得自己不孝,想要给婆婆修坟立碑,尽一尽孝道。
老人还是推脱,说用不了这么多钱,咱这又不是北京城,就算啥都用最好的,也花不掉一半的钱。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这骤然富贵,若不能让乡里人跟着沾沾贵气,说出去也让人笑话,您说是不这个道理?”
老人点头,说老理确是如此,也就收了银子。
方圆和老人一起,在集镇上四处采买,准备相应物件。又花十两银子,请人加急打造一块墓碑。
所有物件,方圆只买最好最贵的,看的老人有些唏嘘,不知道当年的穷小子,怎么骤然就富贵起来了。
忙活了一下午,才算忙完了所有事。
方圆邀请老人,帮忙指点葬礼仪,跟随他们一同返回村子,老人欣然允诺。
就在他们要离开之时,两名地痞模样的年轻人,腆着肚子,晃荡到老人酒肆前。一人脚踩在凳子上,重重敲了两下桌面。
老人见到两名地痞后,神色愤懑,叹了口气,从口袋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挂铜钱。
一个地痞高声嚷道:“算你识相,免得我们兄弟麻烦。饿了,来两碗面,多放些肉。”
老人忍着气,偏头道:“今天不做生意了,老朽家中有事,改日再来吧。”
“哎呦喂,死老头子,给脸不要?大爷吃你一碗面,算是看得起你,少他娘的废话。”
方圆微微皱眉,看向老人,老人轻轻摇头,示意他再多等会,便转身又去煮面。
方竹恶狠狠地瞪向两个小痞子,小石头却并没啥反应,低头喝着面汤。
老人端上两碗面后,凑到方圆跟前,小声解释道:“是镇上的恶霸,每家每户做生意的,都要按月孝敬些银钱。”
“就没人管吗?”方圆问道。
“明朝军队都跑光了,就剩下我们这些穷苦百姓,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大爷,老百姓都想图个安稳日子,谁敢管他们。等他们吃完面,我就跟你们去村上,不会耽误你的事吧?”老人说这话时,显得有气无力,没有聊家常时的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