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新目标:安南(1 / 2)
桂林陷落、孔有德自尽的消息很快传开,广西境内还在抵抗的清军得知这一噩耗后,纷纷被绝望的情绪笼罩,郭之奇这时发布檄文,要求广西各道、州府县及清军投降,并表示只要他们投降,之前的罪过皆既往不咎。
郭之奇檄文发出后,广西各地传檄而定,各地清军纷纷易帜投降,接受南京朝廷的统治。
至此,广西光复。
桂林之战后,桂林城里的明朝降臣原庆国公陈邦傅、其子文水伯陈曾禹、清广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张星光都被活捉,对于陈邦傅这等卖主求荣的卑劣之徒,郭之奇厌恶之下险些将其斩首,但他还是将其送往南京,让苏言对其进行处置。
这一干人等送往南京后,苏言也厌恶陈邦傅父子的人品,将这对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父子俩押赴市曹剥皮,王荃可、张星光处斩,然后将剥皮揎草的陈邦傅尸体送往各省示众。
同时,他也效仿历史上孙可望的做法,在陈邦傅的尸体上张贴檄文,曰:逆犯陈邦傅先经肆劫皇杠,摽掠宫人,罪已漏网。不思建功赎罪,辄行背主反叛。今已拿获,解赴军前,立将邦傅父子剥皮,传示各省云云。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还在云贵边境与冯双礼对峙的李定国听闻广西光复的消息后,心中大定,又得知孙可望正率领大军往这里赶来,意图讨伐自己,李定国思考再三,决定撤往广西,与楚军汇合。
苏言先前写给他的书信他其实早已受到,只是他身处秦藩后方,广西又被清军占据,无法与苏言汇合,眼下广西光复,他便终于下定决心率军转移。
随即,八月下旬,李定国制定了精密的突围计划,他先是对冯双礼部做出佯攻的姿态,逼迫冯双礼收缩兵力固守,待白文选作为前军领路突围后,他再率军殿后,掩护大军撤往安隆司。
撤军的同时,李定国也派出信使向广西的郭之奇说明,请求郭之奇率部接应,郭之奇获悉后,当即率领大军自桂林西进,并命令海康侯李明忠北上庆远府,直接对贵州发起进攻,牵制秦军兵力,让孙可望不得不回师救援他的贵州本土。
广西楚军调动,秦军第一时间获知军情,驻守贵州境内的兵马紧急向南部调动,防备楚军的攻击,孙可望得知楚军的动作后,敏锐地察觉出这是楚军想要掩护接应李定国那个叛徒,人大怒之下加快了行军的速度,死死咬住撤退的李定国,并严令冯双礼一同加入追击的序列中。
九月初一,李定国率军经过安隆所,虽然孙可望在身后步步紧逼,但在途径顺宗皇帝(贵阳建武朝廷给永历皇帝上的庙号曾经的居所时,李定国还是停了下来,在安隆所祭拜先帝的在天之灵,立誓要为先帝复仇,扫平孙可望。
遥想当年李定国与孙可望同为义兄弟,情同手足,如今却是反目成仇,相互攻伐,实在唏嘘。
祭拜过后,李定国率军继续撤退,一直到撤入安隆司后才得以稍稍歇了口气,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继续东撤,撤到红水河对岸才终于停了下来。
望着红水河那奔流不息的河面,李定国握紧腰间佩剑,他不准备继续撤了,而是要在此地与孙可望打上一仗,挫挫他的锐气——泥人也有三分气,更何况李定国这般心高气傲之人?
李定国与孙可望为多年义兄弟,自然清楚孙可望的脾气,他率军在红水河南岸设伏,自己主动率领兵马于九月初四中午渡河迎击孙可望,双方随即于红水河北岸激战,李定国以战象冲击孙可望军阵,孙可望军中虽然也有使用战象作战的经验,但面对那狼突豕窜的庞然大物,孙可望军中将士依然乱了阵脚,被战象冲破阵型后,相互践踏而死伤者甚多,李定国趁机率军掩杀过去,孙可望不得不暂时败退。
初五日,两广总督郭之奇率军抵达布柳江南岸,离红水河只有不到两日路程,孙可望有心撤退,但又不愿就这样放任李定国与楚军汇合,可那李定国偏偏不安分,主动出击迎战,于阵前辱骂挑衅孙可望,孙可望大怒,出兵攻杀。
这一次,孙可望以众炮集中火力轰击李定国军中战象,那战象虽然皮糙肉厚,但也是血肉之躯,如何挡得住火炮的轰击,被轰杀数头,两军步卒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仓皇逃过红水河,孙可望紧追不舍,意图亲自追杀过河,他身边的部将及时拦住了他,提醒道:“国主,穷寇莫追!李定国一向狡诈,更何况那白文选不在军中,恐怕有诈!”
被部将一提醒,孙可望也稍稍冷静了下来,他命麾下部将渡河追击,自己坐镇后方伺机而动,追兵渡河后,李定国眼见孙可望小心谨慎无渡河之意,心中清楚伏击之计恐怕不成,便退而求其次吃下这支渡河秦军,在那秦军进入伏击圈后,伏兵四起,李定国亲自率军冲入敌阵接连斩杀数十人,秦军胆寒,纷纷四散而逃。
红水河对岸的孙可望见果然有伏兵,果断放弃对岸的兵马,下令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