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混乱(1 / 2)
“武安营”的军营以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校场为中心,北面是库房,东面是士兵宿舍,西面是火枪训练场,南面则是食堂,南北各有一个大门,皆设有瞭望塔和箭塔,外面是两重拒马,中间一扇铁皮门,里面还有一重拒马,可谓重重阻拦,戒备森严。
军营外面则是随军家属的田地,土地刚刚平整,水利还没来得及修,至于耕种所需的农具,种子和耕牛,周世显还在和户部拉扯,他希望能直接要银子,然后自己再派人去采购。
毕竟,大明的户部实在靠不住,给的东西质量实在太差了,他最终可能还是得自己买,但户部的官员都还指望着这一买一卖的过程捞油水呢,目前还是一番推脱。
自从周世显被崇祯皇帝下了禁查令之后,那些官员的势头又起来了。
周世显现在甚至担心崇祯最后为了制衡他,会直接放弃朝政的改革。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和对方周旋了,还有半年,顺清大战就会结束,不到一年,清军便会南下。
而这些江南士大夫们,一个个却还在醉生梦死。
而崇祯皇帝似乎比较喜欢看着周世显吃瘪,这样更好拿捏对方,所以在这些事情上,并没有和他一起向户部施加压力。
户部虽然有倪元璐在,但他也不是什么都管得过来的,下面的那些人也并非全是他的嫡系,倪元璐完全掌握户部还需要一段时间。
无奈之下,周世显只好答应了户部的官员,直接接受他们的种子,农具和耕牛。既然好东西要不到了,那就借此把一批人给弄下去,周世显从不吃亏。
反正,这些荒地第一年也不指望能种出什么来,就当作是肥田好了。
有家属的士兵都分到了田地,相对应,周世显也承诺日后若是娶妻生子的,也会有地分,这是十分重要的物质激励。
对于百姓而言,土地就是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资产。
军队光靠信念可不行,若是不解决他们战死或者退伍的问题,同样会影响战斗力。
至于土地从哪里来,北方即将开始的大混战会让已经荒芜了小半的北方各省出现更多的抛荒地,周世显自然不会把这些土地拱手让人。
不过,在还没农耕的季节,或者是农闲时,趁着学堂还没建起来,周世显则把那些女人和孩子都安排到了军营附属的工坊里面,帮着做军服被褥和给工匠打下手。
当然,周世显还是有良心的,五岁以下的孩子他没要,那些就在家里玩,其他的就不能白养了。
他现在银钱紧张,军营建成之后,也不好请太多外人,容不得那些妇人之仁。更何况只要来干活,他是管饭的,就冲着这三顿饭,没有月饷也依旧无人有怨言。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那些父母而言,他们从来没想过小孩子干活还能要钱,而且他们也不觉得孩子不能干活,反而是能干活的才是好孩子。
结果军营还管饭,这让他们有些惊喜,这样一来,就又省了好几顿饭了。
只能说,在某些方面,周世显这个来自后世的人,其实是想太多了,这个时代人吃人都是常态,所谓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命都根本不值钱,给口饭吃,便是救人于水火了。
周世显本来还应该招揽一些流民,在军营外围建立屯堡,训练农兵作为预备军的,但是南京朝廷窘迫的财政情况和南直隶强大的乡绅力量使得他缺少相应的银钱和土地,这一农战结合,粮食自给自足的预备兵体系只能暂时推迟。
军营的校场之上,庄立冬正带着队伍朝军营外跑去。
陈禹悄悄看了一眼张东,看到他终于分清了左右脚之后,心中不免觉得有些欣慰,这下子不用挨军棍了。不过他不敢多看,要是被天杀的王迪看到了,自己一准就要被打。
队伍慢慢加快了速度,跑操的方阵不止他们一个,前前后后二十几个旗队组成的方形阵列在环形跑道上排成了一条宽大的长龙。
只是,队伍刚刚跑起来,前方的旗手就忽然打出了停下的旗语,各个旗队的旗队长当即大喝着麾下士兵减速停下,众人虽然不解,但并无人发声喧哗,这些新兵们听到命令的第一反应是执行,而不是质疑,这是几十顿军棍和上千个俯卧撑练就的。
很快,停下来的庄立东便看到了周世显身披鎏金铠甲,在一群精锐骑兵的簇拥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跑道外侧缓缓往军营的营官署而去,跑道上登时响起了山呼海喊的欢呼声,周世显在军中的声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