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天下三分,伐山破庙(2 / 2)
吴三桂和满清也没办法,因为完全奈何不了郑家。
人家孤悬海外,水军实力又无比强大,你能咋地?
朱阳自然知道满清和吴三桂联手了,但是毫不在意。
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而已。
他现在的精力全部用到了改革内政之上。
科举制的改革已经推行下去了,不过要看到成果还需要几年。
所以,朱阳又把目光瞄上了官员制度、经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前文已经说过,所有改革想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执行力强的官吏队伍,否则就算是再好的政策那也是白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王安石改革和张居正改革,制定的政策都是很好的,可是最后为什么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官吏队伍在执行过程中各种歪曲执行,导致一些好的政策没有好的效果。
一些利民之策都成了害民之策。
想要官吏队伍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执行力的队伍,除了锦衣卫的监督之外,朱阳还制定了一个吏员的升迁制度。
其实很多时候,地方官员都被一些官府的吏给架空了。
吏不是官,一辈子也升不了官,但是这些吏又是政策的实际执行者。
比如说一个县,正式的官员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吏、巡检、教谕、训导、捕头等。
剩下的人全都是吏。
比如六房书吏、三班衙役、师爷、仵作、轿夫等,都是吏员,没有官身的。
而大明的制度之下,并没有这些人的升迁渠道,干一辈子也就是个吏。
既然仕途上没有什么指望,那肯定就要在经济上取利了。
而且这些人的职业往往都父死子继,一代一代往下传,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庞大的利益群体,严格来说,一个县之中,他们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而这些所谓的官,都是流官,干上几年就走了,对一个地方形成不了太大的影响的。
也就是这些吏和地方的士绅相勾结,就会形成地方真正的统治势力,朱阳想要改革,触动的便是这些利益群体的利益。
所以,除了强力高压之外,还要破解这种利益联盟。
其中一招就是允许吏员升官,破除他们的身份壁垒。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有抱负的吏员成为官员,起到更大的作用,也能这些人流动起来,不再固守一地,破除利益联盟。
阻力当然是有,只不过对于朱阳来说,都是渣渣。
谁敢反对,锦衣卫上门,抄家灭族就是了。
朱阳根本不会跟这些人讲什么道理,如今朱阳有镇压一世的力量,怕什么啊。
不从者,皆杀。
反正这些官绅没有几个好东西。
另外,还强化了御史台的力量,让张岱兼了御史大夫。
张岱这个人小时候享受过,中年又经历了劫乱,性情已经无比坚韧,而且眼睛里不揉沙子,对于贪官污吏无比痛恨。
加上被朱阳强化了两次,领悟了导引和射覆的神通,不仅身体好的不得了,还拥有了占卜断卦推算之能,他招进御史台的这些御使个个都是硬骨头,跟张岱的性格十分像。
有这些御使监察天下官吏,朱阳也省心了不少,不怕官吏不用心做事。
要知道,对于贪官、庸官和害民之官,朱阳就一个字杀!
完美的贯彻了朱元璋的风格。
官吏改革之后,便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官绅一体纳粮。
不管是八股取士还是官吏改革,虽然对既得利益群益有所损害,但是相比较官身一体纳粮来说,程度算是轻的。
这个官绅一体纳粮彻底的激怒了既得利益群体。
这一部分人就是地方上的士绅群体。
他们正是靠着不纳粮、不服役等诸多特权,才能不断的在地方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一下子可就是断了他们的根啊。
直接就是群情激奋,天下攘攘了。
甚至在朱阳占据的七省之内爆发了造反,都是一些士绅勾连一些土匪和山贼,攻略府县,大肆烧杀抢掠。
七省之内,如此造反者多达数十处,一时间竟然有遍地烽火之意。
而吴三桂和满清在得到这些消息之后,直接派人暗中联系这些人,输送兵器和粮食,画大饼,让他们往大里闹,意图扰乱颠覆大明。
锦衣卫迅速把这些消息上报到朱阳这里。
朱阳收到这些消息之后,只是扫了两眼,眼中就露出了寒光。
没想到,还真有不知死活的东西跳出来。
朱阳根本没有找什么大臣议事,直接给各地的将领下令,以锦衣卫为先导,出兵剿匪,不仅要剿灭这些乱匪更是要把这些暗中支持他们的士绅连根拔起,诛灭九族。
得到朱阳命令的宋虎臣、夏怀龙、许定川、汪广洋以及杨复光毫不迟疑,杨复光调集锦衣卫的精兵强将,带领四人麾下大军开始在七省之内拉开了浩浩荡荡的剿匪。
这一次剿匪的宗旨就是不接受投降,不留一个活口,全都杀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剿匪应该是非常顺利的。
可是,偏偏就遇到了很多麻烦,麻烦的原因就来源于这些山贼土匪遁入山中的时候,受到了某些修行者的庇护。
一时之间,让剿匪行动陷入了僵局。
端坐在金陵的朱阳得到这些消息之后,顿时笑了,轻轻自语道:“看来,朕对你们还是太温柔了啊,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朕伐山破庙了。”
无敌追哥,老作者,品质保证。
《体内有个超凡少女》
爆炸起飞,7万字,粉丝过千。
强势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