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节:父亲的往事(1)(1 / 1)
1992年(立冬
立冬之后天色早早就黑了下来……
临近午夜的时候,杨家寨的一户农家里,一个五岁半的孩子在晚饭前被罚跪在院落里几个小时未曾进食。
孩子痛苦的表情和瑟瑟发抖的身体已经不成支撑他自己那幼小的身躯,双膝从疼痛到麻木已经到了极限失去知觉,小男孩儿倔强得并未屈服,一双稚嫩的小手颤抖着吃苦撑着地面,牙关咬的仿佛要把牙齿崩碎……
小男孩儿一个人就这么被抛弃在一个午夜荒凉幽暗的断壁残垣之中,他的家人此时正在屋内温暖的被窝里呼呼睡的香沉。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小男孩儿到底有多大的错,竟遭到如此这般的体罚?
体罚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号称是那个孩子的亲生父亲……
父亲“杨海兵”1963年生在一个李姓家庭里,身世颇为曲折,他出生地在内蒙,尚在襁褓中时被“军属”奶奶抱着跟随部队上的爷爷分配来到了内蒙古建设兵团。
爷爷弟兄两人,大爷爷当时是部队上的一名军官干部,后来随着军队改组和我爷爷分配到了一个单位。
1966年2月,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指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负责筹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69年5月7日正式成立,同日,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建设兵团职工、干部(包括3多名现役军人)3多人并入内蒙兵团。同年秋,通过接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市区及本区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的知识青年而迅速膨胀起来。
兵团编为6个师、41个团(其中6个工业团。一师、二师、三师设在巴盟,四师、五师、六师设在锡林郭勒盟。1971年5月兵团发展到145万人,其中现役军人56人,职工11万人,家属38万人。知识青年7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5%。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内蒙古直属机关***思想大学校总校、分校及原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华北农垦兵团大部一同并入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
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率领数千名复员、转业军人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等地接管国营农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规划为6个师的建制,每个师辖1个团,每个团辖1个连队。
1969年5月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当年,兵团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队,接收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5万余人,全兵团在职人员达7万余人。
197年,又组建了2个师,15个团。按照原来的规划,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境内,四、五、六师设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格勒盟境内;由于锡林格勒盟草原地区不适于发展农业和超量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兵团不得不将四师从锡林格勒盟迁到了巴彦淖尔盟,使“东三师、西四师”的格局变成了“东二师、西四师”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