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哥娶亲(2 / 2)
脑海中呈现出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春秋列国历史。
一个个国君,一个个名臣,一家家学说之子,都纷纷活过来了。
春秋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期,这一期间,礼崩乐坏。
春秋之始,诸侯僭越,春秋中期,大夫专政。
而到了末期,则是国与国之间纷扰不断。
如城濮之战、崤之战、泌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
《春秋左传》撷录往往精华,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省,常为后人所讽咏。
这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变革时期啊!多少留名千古的英雄人物。
这里面的英雄,包括各家学说的创立者。
往往这种时候,林川就总是感叹历史的魅力,传承的伟大。
只是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林川有一种脱胎换骨之感。
眨眼间,黎明到来。
腊月二十,此时已经是五九天了,天气冷得人不想出门。正是考验人意志的时候。
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侵袭,让大山包围的新场县城也冷的邪乎。
山上的树木全都成了白茫茫的“雾松”,水面上结起了冰,林川听斋夫们说过,有农户家里的鸭子也被冻死的个例。
以前世时空的西历记,这一年是一六四九年。
历史上明朝昭宗皇帝的永历三年,清朝的顺治六年。
然而在当下的时空,是此清朝的第二任皇帝,天聪帝十二年。
这个天聪帝已经五十岁了,却没有立太子。
二个嫡子,七个庶子,又值诸子夺嫡纷乱的时代。
所以,林川心下认为,王山长辞官回乡教书,胡县令窝在山窝里也并非坏事。
现时的京城,怕也是风起云涌,浪潮叠起。
天聪帝是从太祖手中接过大半个王朝的。
登基前的天聪帝于三十一岁,清朝建立之时便被立为太子,只等待了七年,太祖驾崩后登上皇位。
登上皇位后继承太祖的遗志,继续内平天下(剿匪招安),外征异族,去年才四海归一,天下一统。
如今知天命的他,亦如太祖一般英明神武,勤于政事。
但是,不立太子之事,让上上下下的臣民都想不通。
毕竟新朝初立,当以稳为先。
民间各类矛盾虽然有所减轻,但气候无常并未改变,饥荒和阶级矛盾还依旧存在。
当政者,如不立太子以稳朝纲,不尽力解决饥荒和矛盾,则必遭反噬。
当然,从太祖和天聪帝的治政看来,二人都颇懂得如何当皇帝。
自古开国太祖和继任太宗基本上能称为贤主,皆是因为重新分配了资源财富,矛盾减少。
故而…不立太子之事,让还不太稳的大清又有了风云变换之势。
这才十九年的国祚而已,当皇帝的要不要那么大胆。
这皇帝在,诸皇子倒是兄友弟恭,朝堂尚可维持清明风气,朝廷亦是多名贤俊彦。
换一个,不知道又会如何?
希望少动荡一些吧!
林川读《春秋左传》,想到如今时局,不免忧心忡忡。
在忧心中等来了林大兵赶着的马车,然后,与两个兄长一起去县衙接上王山长一行四人。
巳时,三辆马车,相继出了南门后,向东行去。
经过三日,到达州府林家。修整了三日,迎来林达娶亲的日子。
~~~~
今年的腊月二十六,对于林家来说,是个好日子。
门墙涂抹一新,几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红色的双喜字,也被贴在院落内外较为显眼的墙面。
因为林达娶亲,远在新场县和真义府的家人,亲戚,除了怀孕的和留下照顾孕妇的,基本上到了。
林三柱夫妇为此,包下了一整座真义客栈七天,安排亲戚们的食宿。
这才让林家不大的院子,能够挤的下客人。
“肖雅,你小心一点。”林川轻轻拉了一下未妻子的手,让她站在队伍后面远一点,怕顾前不顾后的女亲戚转身撞着她了。
接亲这种场景虽然热闹,但林川并不爱凑。
天气冷嗖嗖,地上湿濡濡,林川更爱烤火看书写字。
只是,肖雅上来了州府,她对环境不熟悉,林川得带带她。
“知道了,我没事的。”肖雅含笑摆摆手,盯着热闹看。
此时的林家,人人带着喜色,不少街坊也自发地过来帮忙。
高堂上,打扮亮眼,穿上崭新喜服的林三柱和段淑坤正满脸笑,等待着新人们迎亲归来。
他们的边上则是林川的爷爷和奶奶,二个老人面上都笑成了一朵花,见牙不见眼。
今天,他们目前最出息的孙子娶亲了。娶的还是官家小姐。
吉时到,远方传来迎亲归来的唢呐声,人群涌动,几个贪玩的小孩已经跑到了院子外面,探着脑袋打量着归来的队伍。
那吹吹打打的,好热闹啊!
小孩们心里想着,先前吃的喜糖可真甜,马上还要开席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