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走马观花(2 / 2)
类似后世的教学楼。
东为“进德”,西为“修业”,各有三间教室,是平时训导和教员们给生员们上课的地方。
王朗指了指“教学楼”,面带笑容地道:“进德、修业,在于巩固生员的德行与学业,具体你们以后进去上过课就知道了。”
“对了,还有一点,我差点忘记跟你们说了。”
王朗突然一顿,手指朝前方指了指:“你们看到明伦堂前的那块卧碑了没?”
见林川他们点头,王朗才继续道:“那是县学的学规守则。
上面的各项条款,你们必须要牢记在心里,平日不管在内还是在外,都不可肆意触犯。”
林川四兄弟听完,都默默地点了下头。
县学嘛,有校规很正常。
据说这卧碑上的校规,还是本朝太祖根据前朝太祖的规定,修改后在立下学院制度的时候设立的。
林林总总有着不少约束学子德行、举止、修业的条款。
当然,其中最严厉的,还是莫过于前朝也有的那一条,“生员不可妄议朝政。”
相传,当初开朝设立学院制度的时候,很多官员是非常反对让商贾子弟进学的。
他们上书称:“天下学校教育人材,有出于工商技艺之家,稍通于肤浅,即欺人傲物。故工商杂类,当不预士伍,万一任之以政,必无益于治。”
太祖看后笑了笑,认为不允许工商技艺之子入学、进入仕途,有悖于孔子有教无类的宗旨,未允大臣们的请求。
但太祖也深知,“既有钱又有势”的危害,既然允诺了秀才可随时向县官陈情的权力,那么出于防范,他对生员的言行也进行了非常严厉的限制。
即卧石碑上的那条铁律:
凡一切有关军民利病之事,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挡,唯生员,不许!”
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样,读书还未读出名堂,甚事不明呢,就想着入世妄议国家大事了?
凡胆敢触犯者,当地学官,有权力对学子进行顶格处罚。
对于这一条规则,林川他们非常熟悉了。
从小,林大伯就对他们三令五申,严格规范他们在外的言行。
若是在外乱发言,他是要重重打嘴板的。
打嘴板,堪称恐怖!林江以前嘴快,挨过一次。
嘴和两边脸蛋肿了十几天才消了,吓着林川。
所以,林川几兄弟都知道谨言慎行。
……
几人继续往前走,到了明伦堂边上,王朗又介绍了一下明伦堂的两侧,几间由回廊相连的房子。
“此为斋房,明伦堂两侧各有数间,左为居仁斋,右为由义斋。
其中左侧居仁斋为学子住宿之用,内课生(住宿生。
如果家住较远,往来不便,可以在此住宿。
有内课生,则有与之对应的外课生,也就是非寄宿的走读生。
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且有了家室的生员。”
“…右侧的由义斋,常作为学子自习之用,你们以后若有事需要用到,也可向主管的训导申请。”
林川几人点点头。
这就有些类似后世的自习室和活动室了。
管理教育的官员果真是考虑周到,处处为学子着想。
林川几人虽然知道县学里有这样的地方和功能,学子可以向县学申请使用斋舍。
但听王朗这么慢条斯理地一一介绍来,还是颇觉有趣。
接下来,王朗这个导游又带着林川他们,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位于明伦堂后面的成片建筑。
分别是儒学署(办公室、教谕厅、训导厅、藏经阁(也叫藏书楼、会馔堂(膳食堂、学仓(仓库,以及射圃(操场等地。
一圈走下来,看得林川他们眼花缭乱。在外面看,好像这里面没有多大。
没想到…
“呵呵…别看只是区区县学,规格还是不小的,单论占地面积,比县衙都要大了。”
林川几人愣愣地点头。
参观的过程中,他们当然也碰到了几个在读的内课生。
见王朗带着新生员到来,几个内课生都笑着上前打招呼。
王朗与他们点头致敬,便给双方都做了简单的介绍。
尔后,他便领头在前,带着林川四兄弟与几个内课生一起,大家有说有笑的,结伴去了会馔(zhuan堂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