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文风改革(2 / 2)
答案是:你想多了,三国比玄武还惨。
惨到什么程度呢?玄武流传一个段子,说玄武第一才子庾信去白虎出使,人们问他北方文士水平如何,庾信说:“能和我抗衡的,大概只有韩陵山上的一块碑文。此外也就算薛道衡、卢思道这俩人略微能涂上两笔。其余的货,都是驴鸣狗叫、汪汪哞哞罢了!”
诗人凋零怎么办?白虎的人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既然我们不出产诗人,那么把玄武的诗人抓过来不就是了?
白虎人说干就干。于是乎,玄武三个最牛的诗人——庾信、王褒、徐陵,统统被抓了,一出使白虎就被扣住不放。其中徐陵还好,没过几年放了回去。前两个就惨了,白虎下决心要留他们终老,软硬兼施,大官给做,骏马给骑,充分进行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就是不让回家。
白虎给这两人的待遇好到什么地步呢?
先看庾信,白虎给他的待遇,是开府仪同三司,先做车骑大将军,不久又很快做到骠骑大将军。再看王褒,直封到太子少保!
俩人就此滞留白虎多年。玄武这边多次打来申请:您扣留的我们的诗人,很不地道,请放回来了吧!
白虎这边也爽快地答应了:放!都放!不过只有两个人例外-庾信和王褒不准回去。
白虎真是直爽得可爱,可也真舍得下血本。
玄武文人顿时衣冠北渡,庾信来了就抓住封一品官,不知道我去了能给什么官,是不是皇帝要直接禅让?
玄武皇的愤怒,还不仅仅是指诗歌。在这个年代,浮华的文风深入人们骨髓,写公文、搞音乐都是如此,就连写史书都是骈四俪六。
要给这文风开刀,必树典型。
先抓反面典型,杀鸡儆猴。他很快找到了那只鸡-泗州刺史司马幼之。这马幼之人称“文表华艳”,可在玄武皇看来,此人文章写得太假大空,套话忒多,于是精心找了个罪名,“付所司治罪”,钉上耻辱柱。
抓了反面典型,还需立正面典型,有了-治书侍御史李谔。
对于皇帝的文风改革,这位李谔先生响应最积极,放炮最猛烈,很快就写出了多达一千字的长篇心得体会,叫做《革文华书》。
在文中,他强烈抨击浮华文风,“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而且指出坏风气的源头,是“西南青龙,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
李谔还表态说,坚决支持朝廷依法严惩司马幼之的决定,抓得好,抓得对,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并积极声明:对这种类似的家伙,要“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搞大走访、大排查,一旦发现,决不姑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积极支持文风改革的大人物中,还有一个影响比李谔大得多、地位也高得多的人-太子秦瑀。
秦瑀力挺文学改革,激烈抨击浮华的玄武文学,还努力憋出一种新的边塞诗派诗歌,比如: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伟大的时代往往都是这样开启的:当门被推开时,悄然无声,人们尚在沉睡。只有光照进来之后,人们才被惊醒,发出赞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