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西进顿河(1 / 2)
先把罗刹兵折腾废了,接下来怎么打,万礼还要审慎一些,切不能脑子一热,就让部下强攻过去。
随着一路攻城陆地,需要派兵驻守沿途的重要节点,加上押送俘虏和战利品,万礼已经减少了超过八千人。
故而必须小心谨慎,没等渡过伏尔加河便在战斗中折损五六千人的话,那以后的仗便决计不好打了。
攻城还是钓鱼?
这是一道貌似艰难的选择题!
考虑到麾下数万不远万里从本土过来的将士们,万礼最终还是忍痛放弃了聚歼城内大量罗刹兵的可能。
下令各部迅速建造木屋,以免在持续降雪之后,树木难以砍伐与拖拽。
至于城内的守军,在罗刹骑兵遭到重创之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给己方造成多大的威胁了。
听俘虏说,距离伏尔加河封冻至少还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这便意味着只要让己方骑兵加强对沿河地带的警戒,及时发现对岸罗刹人的举动。
他们就无法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渡河,进而向己部发动进攻。
不攻城的话,大明王师接下来干甚子?
能做的事情可多了,除了大兴土木之外,还能捕鱼、打猎、刮地皮!
万礼命令所有檬古骑兵一边沿河巡逻,边在伏尔加河东岸进行狩猎与搜刮战利品。
凡是罗刹人的村庄,一律搜刮干净,不能让这些玩意资敌。
没人的地方,那就可以随便猎杀动物用来果腹,打死任何猎物,都不违法。
明军骑兵则主要负责环城巡逻,防止城内罗刹兵趁机逃过河去。
顺便还得帮助步兵拖拽砍伐后的树木,好能尽快将木屋盖起来。
空军、炮兵、装甲兵自然是大爷般的兵种,基本可以坐享其成了。
考虑过一番之后,为了劝降城内的守军,万礼将之前抓到的俘虏基本都放掉了。
主要是送进城内,帮助里面的守军消耗粮食和药品,省得自己还得养活这些家伙。
顺便给守将舍因带个话,只要缴械投降,便可以得到优厚待遇,至少不用死了。
否则城内的这三万来人,只怕最后没几个能活到老的了……
万礼在吓唬对方么?
显然没有!
之前发射的“飞毛腿”战术导弹里都安装了剧毒弹头!
打上之后,中弹之人便会在未来数日之后丧失战斗力,甚至直接蹬腿咽气!
万礼当时用望远镜看过弹着点的情况,相信四万罗刹步兵的战斗减员不会低于一万!
也就是说,此时城内的守军至多也就三万而已。
若是自己运气好的话,恐怕将会减员至两万五千。
因此而产生的伤兵,万礼认为自己也没有施救的义务。
己部携带的药品本来就不多,自然先得可自己人来用。
除了有价值的俘虏,譬如高级将领之外,其他人就看天吃饭好啦!
为了帮助守军加速消耗粮食,万礼将檬古骑兵俘获的罗刹人也都送进城去。
这是多么仁至义尽之举啊!
以至于万礼都快认为自己是个圣人了……
周边据点的罗刹兵想来给喀山城内的守军解围的话,万礼表示十万分热忱的欢迎。
打死就可以直接喂狼群了,不死被俘的就全都送进到喀山城里去。
不过似乎几天前的惨败的消息已经被逃兵们传扬出去了,根本就没人来给守军解围。
周边上百里都是檬古骑兵们的活动区域,大家可以心安理得地刮地皮,好不快活啊!
檬古骑兵的打仗能力远逊于他们的祖先,但刮地皮的能力似乎更胜一筹。
由于其普遍穷于明军官兵,故而地皮刮得是非常彻底的,通常连铁锅和旧衣服都不会放过。
皮制品更是广受檬古骑兵们的欢迎,牲畜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檬古骑兵的副业都是屠宰……
明军士兵更注重利用缴获来的船只在伏尔加河里进行捞鱼,一天捞个数千斤倒是不成问题。
故而尽管万礼所部兵力不少,在没有获得城内守军的粮食的情况下,日子过得也并不算太差。
万礼也想在这里等待后续的部队,因为己部的口粮挨过这个冬天便所剩无几了。
继续西征的前提条件都不存在了,只能暂时用围城打援的办法来修整兼钓鱼。
钓不着鱼的话,那就是纯粹的修整,等待兄弟部队能带过来一些口粮了。
城内的舍因看到黄皮猴子并不打算攻城,便稍稍松了口气。
以黄皮猴子的火力,恐怕打巷战,己部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如果能维持当下的状况到明年开春之后,届时己方的援兵前来解围,那形势便截然不同了。
问题在于城内的伤兵很多,而且黄皮猴子还送进来不少平珉,加快了存粮的消耗速度。
根据舍因的估计,加上带来的粮食,省着点吃的话,最多能吃到明年三月份。
至于之后怎么办,那就到时候再说了,大不了届时拼死突围罢了!
向莫斯科求援的人,在上次交锋失利之后便已经出去了。
自己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率部坚守喀山城,直至援兵的到来……
“皇上,听俘虏交代,在罗刹南部,还有一处黑土地,面积不下当年我大清在关外之地。且附近还有不少骁勇善战之兵,名曰哥萨克。若是能将此地作为我大清的兴龙之地,或
可重振我大清国威!”
多尔衮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罗刹国以南的一片土地上,这里的气候和条件几乎与辽东别无二致。
“皇上,睿亲王所言极是,据哥萨克首领拉辛所述,若我大清能助其反抗罗刹人的压迫,数万哥萨克便可为皇上冲锋陷阵!”
善舞长袖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雅秦也认同多尔衮的观点,而且对大清来说,熟悉当地环境的哥萨克是最好的帮手。
“哥萨克两面三刀,心怀鬼胎,不可重用之!”
豪格一如既往地与多尔衮对着干,凡是多尔衮的提议,就要想方设法搅和黄了。
但是没人附议豪格所言,因为这家伙不动脑子早已被群臣所熟悉了。
当年还极力反对西征,结果如何?